对于“长打”的定义,国规则和亚洲规则不完全一样,以下几种“长打”在国内规则是禁止着法,而在亚洲规则却是允许着法:a.?长要杀;b.?长要抽吃;c.?多子长捉一真根子;d.?一将一捉;e.?分捉多子。
从以几例可以看出,国规则的原则性亚洲规则强,只要打的过程存在得利的行为,例如要杀、要抽吃、多子捉一真根子,长打算禁止着法。但是,亚洲规则的判断方法国规则简单,在没有裁判的络对局,计算机可以判断将、捉等直接攻击的着法,而对于要杀、要抽吃等间接攻击,计算机很难作出判断,因此在可行性讲,亚洲规则国规则更合理。
因此,在对局过程,对局者必须对规则有所了解,了解程度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熟悉规则明确禁止的着法,避免不必要的判负;
2、熟悉规则规定的不变作和的着法,避免在优势局面下被对手利用规则判和,例如兵和将长捉是允许着法(国规则和亚洲规则都这样规定),在遇到对手用兵长捉,并且自己局面占优时,必须主动变着,否则会判和;
3、善于利用规则采取谋和战术,这是针对亚洲规则而言的。例如在局面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要争取制造对手无法避免的长打,例如长杀、长要抽吃、一将一捉等,这和国际象棋的谋和战术是类似的。
4、把握规则的操作办法,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通过长打来消耗步数,争取时间,这是针对快棋赛而言的。通常长打发生后,允许相同的局面重复三次,当出现第四次重复局面时,由裁判来判负或判和。所以当自己时间紧张时,例如需要在30秒种内走完5步,可以考虑制造长打,3次重复局面消耗6个回合,这样可以安全进入下一个计时段了。
无论是国象棋还是国际象棋,开局是棋手研究得最多的内容,和开局有关的著作在棋类书刊的例最大。????无论开局体系有丰富,它们必然遵循某些局原则,这些原则包括:a.?子力出动顺序;b.?子力控制区域;c.?子力的协调与配合;d.?帅(将)或王的安全。????较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两者的原则不是完全一样的。
首先,子力出动顺序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国象棋要求先出动重子,其原因是两种棋的“火力密度”不同,国象棋火力密度小,出动重子可以最及时地控制局面,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而国际象棋正好相反,如果过早地出动重子,可能把重子暴露在前线的火力下,反而陷于被动。
其次,子力控制范围也有很大不同,国象棋讲究占领通道,因为国象棋的子力是“定域”的,有明显的可以占用的通道。而国际象棋由于“离域”和“兵阵”的特点,开局时线路模糊,所以区域的概念才显得突出,而心区域则是整个棋盘的制高点,因此争夺心成了开局的焦点。
至于子力的协调性与王的安全,原则性不是很强了。过分讲究子力互保或兵形完整,会影响出子速度,失去战场或失去先手,对王的过分保护也一样。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