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勒连连点头,“好,我去催催狄克,让他先给你们做。”茵叶笑眯眯,“好的,谢谢巴西勒。”
茵叶领着众人坐下,望着窗外的桂花树,满是感慨,她刚来法国时,正是六月,街的桂花已经盛放,每晚,茵叶在街散步时,空气都充满了花香,让她觉得法国的景色格外的宜人。
那个时节,街坊的几家咖啡馆和小餐厅也开到很晚才打烊,午夜时分,店里店外的座位依旧挤满了人。
偶然一次,这个咖啡馆的装潢吸引了茵叶,茵叶来到店里,注意到了巴西勒,来过几次,茵叶发现巴西勒的特点,是说话特别大声,对男性顾客他总是一副指天发誓的劲头,而对女性,无论岁数容貌,总是一脸温情,俯首帖耳。那时候的茵叶感觉巴西勒很能“忽悠”,在茵叶还不知道他的姓氏前,便曾以“大忽悠”代称过他一段时间。
茵叶刚来到巴黎,那时厨房尚未装备停当,那段时间,茵叶常在左邻右舍的各类餐厅,和咖啡馆解决“温饱”问题。最常去的便是巴西勒的店。
一次,茵叶正望着小黑板的当日菜单发愣,巴西勒忽然出现在她面前,茵叶被吓了一跳,脑海冒出一句话,“咦,这不是那个大忽悠吗……”
巴西勒首先自我介绍,然后说在店里已经见过茵叶几次,但之一没空打个招呼,今天特来致意。
茵叶了然,无措的指着菜单,用还有些生疏的法语问道,“你好,巴西勒,我叫茵叶。我……还拿不定主意吃什么……”
巴西勒马说,“你今天太幸运了!”巴西勒的手指了指厨房的方向,“店里今天刚换了位我家乡来的大厨,做的鸭肉大沙拉特别好吃,这道菜里,除了鸭肉腿,还配着鸭胗和鸭肝酱呢。”末了,巴西勒拍拍胸脯,跟茵叶保证,“不好吃你别付钱!”又是一副之天发誓的样子。
说实话,经过茵叶这些日子对巴西勒的观察,对巴西勒推荐的菜茵叶更“不敢全信”,不过最后,茵叶还是点了巴西勒给他推荐的菜。
当那盘鸭肉大沙拉一端桌,茵叶便承认自己对巴西勒是有成见的。而当第一块鸭肉入嘴后,茵叶甚至觉得自己亏欠巴西勒了……
后来,只要在巴西勒店里吃饭,茵叶便只点这道菜。
茵叶的家安顿好后,为了忙着跟课程的进度,便很少再去巴西勒的店,而是在学校食堂的餐厅将。
直到一次有朋友从国内到访,茵叶事先没有准备午饭,只能街找饭,这才又进了巴西勒的店。刚一落座,跑堂的阿姨便过来和茵叶打招呼,“还是鸭肉大沙拉和一杯红酒?”
这句话一下子唤起了茵叶对这家小店并不太遥远的记忆,油焖鸭腿那乡土而鲜美的口感、新煎鹅肝扑鼻的香……一下子在茵叶的大脑释放开来。
朋友略带调侃的看着茵叶。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