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总兵王勋的奏疏写的很不客气,当然了,这也与他本人读书不多有关,他并不是很清楚奏疏礼仪,好在皇帝陛下早已知晓这一情况,因此并不怪罪于他。
不过当王勋知道皇帝陛下接到自己的奏疏之后,所做出的行动,他宁愿见到皇帝陛下大发雷霆的责备他!
因为朱厚照在接到王勋的奏疏后,非但没有离开宣府的打算,他还在奏疏批复指示王勋,必须立刻集结部队北主动迎击鞑靼军队。
王勋疯了,自己这边有多少人马皇帝陛下难道还不清楚吗?这些边军的战斗力如何皇帝陛下还不明白吗?算是加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以及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等将领的兵马,恐怕也难以与精锐的鞑靼骑兵正面对抗!
但是此时可没有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毕竟皇帝陛下在边关呢。
所以王勋只能是苦笑,他认为,这位不懂军事也没有过战场的皇帝是在瞎指挥,自己这么点兵力,能守住不错了,还主动进攻?
尽管如此,他还是安置好了家人,然后率部出发了,只是在他看来,此战可谓是凶多吉少,弄不好自己的性命也要交代在那里了。
朱厚照在命令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以及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再加王勋率部北之时,他自己也没闲着,皇帝陛下亲率大军自宣府出发,去往阳和,那里是明军与鞑靼对战的最前线,朱厚照相信,鞑靼部小王子的脑子只要是正常的话,这里是他的必经之路。
早在土木堡之时,当得知孛日帖赤那于阳和败退,朱厚照料定小王子的重点进攻对象是大同,这其的缘由,除了陈德成分析的那些之外,还有一点是,孛日帖赤那是巴图蒙克最为信赖的心腹,此人虽然自大轻狂,但是却最为支持巴图蒙克,因此,小王子在孛日帖赤那败退之后,为了平复心腹手下的感情,他也要在大同附近赢一场,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主动袭击大同,会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者,他不会感情用事,感情只是他收拢部下的一部分,但不是让他做出决定的全部因素。
远在居庸关的许进得知朱厚照亲率大军去往阳和之后,他震惊了,皇帝陛下此举实在是太过草率了,阳和不是土木堡,小王子不是奥敦格日乐,换句话说,阳和那里现在是凶险万分!
不过许进想要阻拦朱厚照的步伐已然是来不及了,因为宣府距离阳和更近,现在陛下带兵去了阳和,宣府还需要有人坚守才是,若不然被敌军钻了空子,那他们可不仅仅只是杀头了,还有可能诛连家人。
百里之外,率军入侵的小王子似乎也感到了什么,他一反常态,舍弃了以往的进军路线,改行向南,向王勋的驻扎地前进,巴图蒙克的这一做法相当明智,因为如果按照他以往的行军路线进攻大明的话,等待他的将是明军的多方埋伏。
不过尽管巴图蒙克的做法明智,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大明的锦衣卫在其改变路线之后,得知了这一情况,这些在外探取情报的锦衣卫立即向皇帝陛下做了汇报。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