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军械局做的不错,杨廷和这个军械局局长做的也不错,东阁大学士杨廷和加官少保兼太子太保,赐蟒服!”朱厚照连称三声好,并赐给杨廷蟒服,这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杨廷和顿时激动的老泪纵横,他忙跪下谢恩道:“多谢陛下恩典,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辱陛下使命,继续为陛下解忧解难!”
一时间,杨廷和的声望直逼李东阳,不过李东阳倒不是那般小心眼之辈,他对杨廷和能获此殊荣也有些意外,但是他也仅仅只是感到有些意外罢了,还没有到嫉妒的地步。
赏赐过之后,杨廷和还有事情要在朝堂之奏报,那是教育部的事情,教育部不属于央六部的任一部门,但是其地位却是也不低于六部重大任一部门,因为现在教育部直属于内阁管理,说白了,也是归他杨廷和管理。
“陛下,教育部现已颁布各项法令十五项,均由《大明日报》全刊登,据臣所知,现在京师附近的学堂已经建立完善,陛下所言的适龄儿童也有部分已经入学,不过实际人数并不多,这和新式学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关,由于新式学堂内四书五经、程朱理学的内容并不是很多,转而以算术,思想教育和地理美术等内容为主,使得许多达官贵人、富商乡绅不敢将自己的子女放到新式学堂内学习,当然了,这也和他们都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自己可以聘请老师在家教学有关。”其实教育部的工作已经算是卓有成效了,不过杨廷和不是一个喜欢自夸的人,他所讲的大部分还都是教育部所没有完成的事情,那些已经完成的事情,在杨廷和看来,此时还没必要拿出来讲。
朱厚照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千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部的职责很重,今后小学学堂的推广要扩大到京师周边,这样才有引导作用,同时,朕在这里明确宣布,今后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告诫各位一句,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大家要学没有问题,八股大家要做也没有问题,但是今后科举考试制度改变之后,所录取的士子不只是那些会学程朱理学、会做八股之辈了。”
朱厚照并非是对程朱理学怀有偏见,他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谁都知道,如果让天下学子只学习程朱理学,只学习去做八股的话,那大明的思想将会统一,朱厚照统治起来也更为方便,但是这样显然并不会有利于大明未来的发展,等到朱厚照百年之后,大明的发展也许还会像史书所记载的一样,思想日益僵化,皇权日益旁落,相权和宦官权力相斗不止,大明仍将落入衰败,直至被野猪皮打败。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