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05.第305章 科举改革  明皇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再加在今日之前,朱厚照已经命教育部部长杨廷和,教育部副部长焦芳等人在《大明日报》长篇累赘的论证科举制度改革之后的益处,许多士子学子开始之时虽然对此持反对态度,但是当他们得知这是陛下的意思,同时也了解到科举制度改革之后,将会为许多普通寒门子弟带来希望,过去的制度,并不是对每一个读书人都有利的,更多的是对那些官换时间子弟较有利,而对于普通寒门子弟来说,要想进入官场做官,机会太过渺茫了,等到陛下改革了科举制度,情况将会大为不同,因此他们也都不再表示反对。

所以,现在皇帝陛下也不会担心因为改变科举考试形式而引起多大的社会动荡了。

之前的大明教学是分两个系统的,一个是举业,一是启蒙,这两个系统之间教科书与教学方法不一样,而现在新式教育在杨廷和、焦芳等人努力下已经改变了京师附近启蒙领域的基础教育,甚至在高等教育方面也通过京师制造学堂的形式有所渗透。

当然,对科举制度的改变持反对态度的学子也不在少数,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儒学世家,他们这辈子在官场与商场所获得的一切特权都来自于他们自身一大利器,即对四书五经、程朱理学的熟稔和对那一整套教育体系的了解。

如今,如果朝廷改了八股时取士标准,等于剥夺了他们在这个世界享受高人一等生活的最后屏障。

不过较可惜的是,现在大明的领导阶层,早已做好了迎接新教育制度的准备,朱厚照也早宣布设立了教育部这一部门,杨廷和等教育部官员所制定的各项法令也早已通过《大明日报》向外界传播了出去,现在大明的许多学子士子,虽然他们还都不敢相信陛下真的要更改流传千年的科举制度,其实他们也都做好了迎接科举制度变革的潮流,这可是《大明日报》宣传的潜移默化之功。

儒学因为没有《大明日报》这个影响力十分巨大传声筒,因此也没了脊梁骨,许多顽固派除了心理埋怨或者辞官不做以外,也别无办法,他们可没有办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一些论断公之于众,令多数学子瞻仰并追随。

……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