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06.第306章 制度细则  明皇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某学子选择了初三年级的考题,但是他不幸没有考过,教育部下属的各地学官(后更名为教育局)可责令该学子去学习初二年级及二年级以下的内容,而考过者自然是可直接读初三年级了。

很多传统儒家也是书香门第的子弟都选择了科,毕竟对他们而言,即便多了史学、地理、时务与经济还有一门外,但也学什么格物、化学和生物强。

正德二年的这次科考变革,将会持续到正德四年正式开科为止,这给了许多学子两年多的准备时间,因此许多学子并没有因此而选择聚众骚动,毕竟他们知道,皇帝陛下改革科考此举早已有了风声,教育部也多次通过《大明日报》向外部传递科考将要进行改革的消息,现在既然已经推行了下来,肯定是断难更改的,与其与陛下和朝廷对着干失去了功名,倒不如抓紧时间去学习地理,时务与经济还有外这些课程,以图在两年后的正德四年开科考试能够一举的!

为了防止科举制度改革令天下诸多学子不适应和不理解,对于新式科举如何准备考试,朱厚照也特地让教育部颁布了考试大纲,划定了考试的重点,同时皇家出版社也开始出版皇帝陛下这么久以来的成果:那是陛下与杨廷和等教育部官员会同编写的各年纪教材。

为了此次科考改革,朱厚照可是准备了良久,他不仅亲自参与了初高课程的编写,还召集了全天下有名的名师齐聚京城,向他们讲授知识,命其根据自己的意思编写教材。

对于外这一门课,因为这乃是史无前例之新课程,之前懂得外的多是一些市井无赖或者是与外勾结贩卖大明瓷器丝绸等珍贵物件者,现在他们肯定是不敢主动来朝廷应试做官,为此,朱厚照召见了在江南进行传教的佛郎机人,从他们之分出佼佼者进行考察,考察通过者,教育部将授予他们教授头衔,给他们薪酬和分配住房,命他们编写外教材。

朱厚照此举也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去往京城,这其自然也包括朝鲜人、印度人和东瀛人等,从他们口,大明朝廷也了解到了不少世界的新变化。

正德二年起,许多已取得一定功名或者是早已开始寒窗苦读的学子直接选择了科,在他们看来,这可是他们的强项,不选科简直是天理难容!

不过令这些学子不会想到的是,正德二年的年纪分级考试,因为很多地方官员几乎都是以前的理学专家,也对史极为在行,再加做官这么多年,在时务和经济也有了丰厚的经验,所以出的科题目除掉外外都很难。

相反,因为很多地方官也不知道自然科学或者知道的很少,所以出的题目一般都很简单,譬如甘肃布政使司的教育局所出的理科格物一门的试题有天有几个太阳、太阳是否会发光发热这样的简单之题。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