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7.第367章 孙赋升官,凤阳议税  明皇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朝廷将在龙兴之地凤阳征收商税的风声不胫而走,实际,凤阳子民对朝廷的许多做法都是表示拥护的,毕竟他们这里可是龙兴之地,太祖皇帝朱元璋是凤阳人,他们焉能不与大明皇室同气连枝。

只是底层百姓虽然有此觉悟,但是层的官僚可不是这般想法了,征收商税对他们有好有坏,好处是可以借此多贪些银子,肥了自己的腰包,坏处是,商税的征收,既加重了官府的行事负担,又因为朝廷日渐透明化的税赋法令,使得他们可贪污的地方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可是大为不利。

而且商人们大多是士绅家族,与册官僚可是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要从他们的口袋里抽钱出来,要问问他们背后的这些官僚靠山答应不答应。商贾们纷纷找到自己的靠山,诉苦投诉。凤阳所辖的州县之的三个县的官僚士绅们很快行动起来,一层层往找关系,最后聚到了凤阳一官宦望族宋彦明家。

正德二年七月末,凤阳的官和豪绅齐聚宋府,商量如何应对朝廷的商税。

凤阳的经济虽不能与江南相,但是这些大商人也都是资产千万之辈,朝廷征收商税的话,等于是虎口拔牙,是从他们嘴里抢食。

所以众士绅纷纷诉苦,讲述朝廷征收商税之弊。

宋彦明听到众士绅的话,气得胡子发抖,大声说道:“这究竟是谁的主意,简直是胆大包天,敢坏太祖祖制,他以为自己是谁?是朝廷吗?再说了,凤阳府征收商税,置南直隶何如?”

一知县探头说道:“宋大人,这么大的事情朝廷都没放出声来,看来此事是势在必行了,只怕非你我可以阻拦,除非……除非南直隶也直言反对。”

一个商绅抚须说道:“这是要出大祸患啊,这商税一出,不知道要害得多少人家破,多少人亡命。只怕最后天下物议哗然,不了了之。”

宋彦明冷哼一声,说道:“不交!我们全都一个铜钱也不交,任由他们来收,看朝廷当如何?”

那知县不安的说道:“大人,朝廷此举只怕并不是虚晃其事,现在京师兵强马壮,这事若是有皇帝陛下在背后为其撑腰,我们不交税的话,恐怕朝廷要用强啊!”

他们自然知道皇帝陛下练了新军,而且他们也知道现在新军之强远超以往,毕竟现在的京营部队禁卫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早已在北拒鞑靼之时有所体现,他们一有耳闻,二在《大明日报》有见解。

……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