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九零 微弱的抵抗  穿越后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增援?我现在也光杆司令好不好?韩通手头仅有的百余兵士还是跟趁乱撤向后宫的左监门卫上将军张美要来的。还要去捉拿赵家家眷,只好命他们拉起吊桥死守城门,严禁赵匡胤大军入城。自己带领百余人冲向赵府。

这些天来京城到处流传“点检做天子”的留言他们早有耳闻,现在赵点检带着十几万人马已经杀回皇城,上位之事基本已成定局,部分士兵信念早已动摇,一个不留神便纷纷开小差躲了起来。

禁军虽说经历了几次整编休整战斗力大有提高,但年纪稍大一些的禁军都经历过一两次、甚至更多的朝代更替。政变和拥立新皇是升职的最好机会,但也并存着极大的风险,一个不留神就可能因站错队而丧命,甚至有可能被抄斩全家。

等到赵府时百多禁军士兵仅剩下三四十人,而且还扑了个空——赵府内仅剩下丫鬟、仆人及部分家丁,众家眷已不知去向。

经询问得知她们都陪着老夫人去庙里上香去了。

韩通带着士兵立刻赶往他们常去的开宝寺。

开宝寺外人涌如潮寺门紧闭。

虽说今天不是上香的日子,但听说赵点检已黄袍加身已经到了城外,八年前太祖(郭威)入城时纵兵抢掠的情形又重现眼前。躲在寺庙可能会比在家里安全一些。

又一次扑空之后韩通一拍脑袋“nnd,他们竟然一直呆在眼皮底下,我怎么把这儿给忘了。”立马带人返回赶往都点检公署。

左掖门外吊桥已被拉起,都点检公署墙头上站着一队虎视眈眈的禁军士兵,一个领队大喊:“韩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赶快回去准备一下迎接新天子。”

“什么新天子?!!,快放下吊桥交出赵家家眷便恕你无罪。”

回答他的是一阵密集的箭镞。

韩通大怒,一边后退一边挥剑挡开飞来的箭镞。退到对方射程之外他拿过弓箭便拉弓射去。虽说他力大无穷使用的一石弓射程比对方普通士兵的弓箭大三四成,奈何只有他一张弓,带来的几十个士兵仅仅拿着长枪或腰刀,被密集的弓箭压制的根本不能靠近护城河。

而公署这边石守信在潘美入城之前就收到衙队军使郭延赞疾驰回来的报告,天亮前就把赵家家眷接入点检公署并亲自驻守,韩通带人赶来时他便拉起吊桥并命令士兵放箭,不给韩通短兵相接的机会。

尽管韩通费劲全力射杀了对方几个弓箭手,但石守信凭借点检公署的高墙命弓箭手轮流射击不给韩通等人靠近的机会。

韩通等人虽无损伤却在密集的箭镞面前不能靠近半步。

僵持中,大军中最先从东门入城的王彦昇已带人冲了过来,精疲力竭的韩通只跟王彦昇战了几个回合便体力不支落荒而逃,在家门口便遇到林岩、王皓轩等人;解决了王彦昇之后他们便前往曹传贵驻守的宅院等候,心急火燎的韩通一再催促林岩他们赶快去救驾,甚至几次要自己单独冲出去都被王潇劝阻,直到申时秦华他们发来消息后才赶过来。

秦华等人在皇宫内继续潜伏。他们知道百官在崇元殿叩拜赵匡胤是下午三点左右(“待至日晡,百官始齐集朝门,左右分立”)。但有了王著等人事先得知的点滴消息会不会出现意外变故谁也说不定,他们只能等待。

早朝时众官得知潘美报来的消息后仅仅哄乱了一阵便各自散去,甚至连各院的太监都溜出去不少——当年朱温杀尽宫内宦官,谁能保证这次不再来一出?

可怜的符后只得认输——她和宗训脱下皇袍凤冠躲进后宫的功德苑。陪着他们的只有熙让、熙谨、熙诲以及没事经常来功德苑念经诵佛的杜贵妃、秦贵妃;其余宫女太监各自躲藏在屋内系听天命。张美(三司使、大内都部署、大内都巡检、左监门卫上将军)领着仅有的几十个禁军侍卫退守在后宫院外,严防乱兵扰乱后宫。

赵匡胤进城后即命各军回到军营,自己则带领众亲信将官去了自己的办公室——点检公署。

范质、王溥等人被带到公署,只见赵匡胤上来就呜咽流涕道:“我受世宗厚恩,被六军逼迫至此,违负天地,怎不汗颜?”范质心道:这黄袍挺合身的,做工也不错。逼?骗谁啊?

不等范质等人回答,罗彦瓌便厉声道:“我辈无主,众议立点检为天子,哪个再有异言?如或不肯从命,我的宝剑,却不肯容情哩。”言已,竟拔剑出鞘,挺刃相向。王溥面如土色,降阶下拜。范质等人不得已只好召集众官员前往崇元殿举行“禅让”仪式,一直等到三点左右,众官才姗姗来齐。

接着便是秦华他们出手。</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