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章 避重就轻  唐朝小皇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唉……你还别说,还真有,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李旦出列,一本正经地道:“儿臣也有个人选,望父皇母后仔细斟酌!”

瞧见自家的小儿子跳了出来,李治就一阵头大,心里担忧这小子不会是说自己吧?

以这个小子那不着调的性子,李治愈想愈可能啊,但李旦经过几年的沉淀,也不像几年前刚入官场的愣头青了,其实他心里明白,能保住“十二事”,已经是李治的身份所保,而这政事堂的宰相席位,怕是落不到他身上了。

到了这时候,已经犯了众怒的他重要的便是避嫌,因而他笑了笑,喝道:“听闻太子六哥的东宫里有两位大才,不如让其中一位进入政事堂,也能让太子六哥的辅政的事情能做得更顺利啊!这是儿臣的肺腑之言,还请父皇母后恩准!”

李贤愣了愣,偏头望向李旦,眼底的光芒闪了闪。尽管对于现在的李贤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当父亲的李治给的,但李旦在这关键时刻的提议,还是有着足够的诱惑力的。

“好计!”

听完李旦的提议,一直昏昏欲睡的刘仁轨瞬间睁开了浑浊的老眼,眼底的精光大冒,不由得拍手叫好。

不光是他,狄仁杰也是脸色微变,偏头望向自己那愈发自信的徒儿,不禁喃喃自语道:“好一个避重就轻啊……”

现在所有的决策权都在二圣手中,所有人的目光皆汇聚到两人的身上,事关未来政事堂的格局,就算是二圣,也不得不斟酌一番。

李治犹豫不决,便偏过头望向武则天,小声道:“媚娘,你如何看?”

今天的目的已经实现了大半,虽过程不太完美,也出了诸多意外,但已经达到目的的武则天心情还是不错的,而李旦的这招正中武则天下怀,那政事堂的势力愈多,各方愈均势,对她武则天愈有利,否则如何能比拼得过帝党,只有暗自积蓄实力,待到时机成熟,再一举定乾坤!

因而,武则天故作矜持地思索片刻,便是娇声道:“依臣妾看,旦儿的人选是好的,毕竟贤儿作为太子,刚刚入主东宫,政事堂里没有亲信可不好办啊……”

李治抬眼望了望满面笑意的李旦,又偏头瞅了瞅脸上浮现期待之色的李贤,最终还是点点头,吩咐道:“相王的提议不错,那么贤儿,你觉得谁能入政事堂呢?”

“禀父皇,当然是王……”话到此处,李贤顿住了,又回想起平日里两人的性格对比,最终还是沉声道,“父皇,才子骆宾王可当此重任!”

李旦顿时觉得好笑,由于他的到来,这很多人的命运都改变了,比如这东宫里王勃和骆宾王,本都是郁郁不得志的人,那王勃还英年早逝,可如今还是活得好好的,只是那心高气傲的骆宾王是否还会如历史上那般写下《讨武曌檄》这样的旷世名文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