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心照不宣 唐朝小皇子
今日武则天每次出声所透露的杀气,令得李旦背脊发凉,唯唯诺诺地应着。李旦明白,要论心狠手辣,自家老娘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排的上号的。
李旦本就在政事堂里有狄仁杰这样的大才,而此次武则天发动的小型政变,似乎这小子却对那空出的官位不怎么上心,本来李贤还暗自窃喜能保住帝党的权益,却想不到自家弟弟已经在此要掌握兵权了……
虽说只是寻找太平公主,但能暂时手握兵权,以李旦的手段,难保在这东都的驻军内发展几条暗线,以此来针对日后的两都变动,那么李旦绝对会占据主动的。
念及此处,李贤心中沉了沉,抬眼不自觉地瞟了眼这几日对他发难的亲生母亲,顿时百感交集。
“父皇母后,兵贵神速,而且晚一步,那太平就多一份危险……”李旦躬身行了大礼,一丝不苟地禀报。
情况紧急,李治也无心留自家小儿子,便是挥挥手,叮嘱道:“去吧,但要注意安全,朕等你的好消息……”
李旦走了,留下二圣和李贤,这让李贤有点不自在。说实话,虽说李贤贵为太子,但能与二圣单独相处的机会确实难得,而这次也不例外,尽管他也被李治传召过来,但他就好像是旁观者一样,根本插不了话,丝毫参与不到二圣的讨论中去。
这不,李旦一走,似乎话题也被带走了,不光他感到尴尬,就连李治自己也有些不自在。
但好在还有武则天在,以这个女人的智谋,最会见缝插针了,只见她娇笑一声,瞟了眼正襟危坐的李贤,明则夸赞,实则嘲讽道:“陛下,最近朝堂上不少人都有些问题,着实让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啊……但幸好贤儿有太子的气度,不徇私枉法,公正廉明地处理了不少人,让所有人都交口称赞呢!”
李治心头一窒,却只能微微颔首,附和道:“嗯?还有这等事,那么贤儿真是好样的……”
李治哪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碍着每个人的脸面,也不好明说,但终究是帝党犯事,他这个实质上的帝党领袖也是面上无光,没一丝底气,只能装傻充愣了。
“是啊,陛下,贤儿遇事果断,这空出的官位也已经有了人选了……都是些德行颇高的人才……”武则天趁热打铁,好让这事就这么定下,“是不是,贤儿?”
武家兄弟上奏折列举帝党官员罪行的事,李治是知道的,也晓得似乎自家的两个儿子已经有了接触,但这么快就有了解决方法,他还是很惊讶的,且事关帝党利益,又与朝堂的博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而作为帝王的李治自然而然地小心谨慎起来,并未听取武则天的一面之词,而是不经意地偏头,望向李贤,寻求答案。
李贤无奈,只得当场将那份名单的备份拿出,递于李治,躬身道:“父皇,儿臣只是分内之事……要说功劳最大,还是列举这份名单的狄相了……”
“哦?”李治点点头,心头早已准备,明白这定是旁人的手笔,原以为是出自东宫大才王勃之手,但却想不到是狄仁杰的手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