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book_text_content">
硕荣出生在一个父慈母爱的家庭,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是也丰衣足食。虽然不热闹,但是很恬静和温馨。每天爸爸外出工作,早出晚归。回来的时候给硕荣带些好吃的,所以硕荣每天都很期待爸爸回来。妈妈做些杂工,给家里赚些家用。但是杂工这种工作总是不固定,所以常常在家,和硕荣在一起,所以硕荣从不缺少母爱。妈妈的性格很和蔼,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对于硕荣来说,那就像大太阳下的阳光,晴朗而又有温度。妈妈常对硕荣说爸爸是家里的支柱,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他的人,硕荣记下了。硕荣每次被爸爸抱起都觉得爸爸手臂是那么的孔武有力,就像故事里古代的英雄一样。也确实在硕荣的眼里,爸爸就是个英雄,亲切且伟岸的英雄。对于硕荣来讲,他无疑是幸福的,因为有爱的围绕。爱在这个和谐的小家里流淌着,滋润着这个家美好的一切。
但是这种情况没有维持了多久,在他六岁那年,在他眼里伟岸和高大的父亲被镇压革命军的反动军阀抓去上了战场。他记得小时候爸爸常常给他讲松鼠一家的故事。硕荣很喜欢听,基本上成了他每天必听的故事。他只有在爸爸的故事里,在爸爸的夏日般温暖的声音里才能睡着,才会有一个美丽可爱的梦。
他还记得爸爸讲得故事里有一个情节,小松鼠和爸爸相依为命,生活无忧无虑。有一天,松鼠的爸爸去远行了,走之前告诉小松鼠:孩子,爸爸要去远方了,你一个人不能再像小孩子了,你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生活了,要有自己的担当了。把生活的各个细节交代了一遍又一遍之后,小松鼠的爸爸走了,很久都没有回来。小松鼠十分想念爸爸。自从爸爸走后,小松鼠每天都站在树上,从日出站到了夕阳,从雨天站到了彩虹,望着远方蜿蜒的路,期盼着,等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时间长了,它就化成了树的一部分,还那样遥远的望着,执迷不悔。
过了两年,和爸爸一起被抓出去的人都有了消息,有的回来了,有的给家里捎信,有的战死了。总之都有了消息。可是硕荣的爸爸却还是杳无音信。在这两年里,硕荣每天都站在门口的石阶上等待着爸爸回来,有时候一等就是一天。门口是一个热闹的胡同,每天有川流不息的人群。每天都在这么多的人群里搜索是很累的事情,但是累代表着希望,累是幸福的。硕荣一如既往的等待,一如既往的执着。这是他的性格。他从桃花开,等到了茉莉花开。花是那样的美好,犹如等待。等待是漫长的,日复一日,不断地重复。每天走过小巷的人都看到,他还在等待。茉莉花谢了,桂花又开了,每天都有一个希望,每个季节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季节似乎在给硕荣一点颜色,让他明白时间的漫长,然而硕荣喜欢季节的颜色,他觉得五彩斑斓。等着等着桃花又开了,又是一个时间的轮回。他还在等待。他喜欢下雨天,因为他记得爸爸那天就是在淅淅沥沥的小雨里离开的,他有理由觉得这是上天的指示,他觉得爸爸会在这样的情境中归来。所以无论是大雨滂沱,还是细雨绵绵,他都乐在其中,欣喜若狂。仿佛他嗅到了,熟悉的味道——父爱的味道。
等待的时间长了,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那只松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