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颜倒是没想到,劭安会这样急切,“劭安,你真的要想好了,以后可别后悔啊。这是你一辈子的大事,马虎不得。”
劭安点头,“嫂子,定下了,就是她。”
既然劭安如此坚定,娇颜也就没话说了,说起来娇颜也是对这个李‘玉’滢最满意了。“走吧,咱们现在就进宫去,向父皇禀明情况,看看父皇的意思。”既然劭安决定了,娇颜也不反对,那就赶紧的吧,别耽误了,万一李家真的给‘玉’滢定了别家的亲事,那可就真的太遗憾了。
说做就做,三人也不管此时已经黄昏,急忙的就出‘门’,进宫拜见永康帝去了。
话说永康帝在宫中,其实也有些坐立不安的。他也很想知道,今天娇颜宴请一众闺秀,最后的结果什么样。他只有两个儿子,真的是很想儿子们都能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别像他一样,娶了一个不爱的‘女’人,偌大的皇宫之中,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
永康帝一边看着奏折,一边想着劭安的事情,忽然有内‘侍’进来,说是勇亲王、勇亲王妃、毅亲王进宫求见,永康帝立即放下了手里的笔,“让他们进来。”
等到绍远三人进来,永康帝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娇丫头,怎么样了?可有结果?安儿,你相中了哪家的闺‘女’?”
永康帝如此着急的态度,让劭安心里一暖,父皇是真的疼爱自己。“父皇,儿臣相中了一人,倒是与大哥大嫂不谋而合呢。儿臣先不说,父皇先瞧瞧这些吧。”说着,劭安就把那本册子,还有费明珠、李‘玉’滢等人的诗画都摆在了桌案之上,让皇帝过目。
皇帝展开那些诗画,第一眼就看见了‘玉’滢的,“呦,这是哪家闺秀的字迹,真不错啊,不见半分脂粉气,倒是俊秀洒脱的很。嗯,这诗也不错,意境很美,对仗韵脚都不错。没想到,京中还有此等才‘女’呢。”
说话间,又看见了费明珠的,“这个也不错,不过比起方才的,差了太多。这作诗的人太自傲了,言辞之间就透出一股子目中无人的气势来,不好。心‘胸’气度不足,虽然诗句上挑不出大‘毛’病,但终究格局不够。”
永康帝别看是领兵打仗之人,其实也是饱学之士,当年在京城,也曾经是大出风头。只是后来离京去边疆,才有三皇子的崛起。这些年,永康帝也没忘了读书,每天晚上也会读书到很久的,所以对这些诗词歌赋,永康帝还是‘挺’在行的。
永康帝不用看人,仅凭着一首诗,就能推断出作诗之人的‘性’格,这倒真是让娇颜‘挺’佩服的。娇颜和绍远都微笑不语,静静地等着皇帝全部看完,听皇帝的意见。
“这李家、周家、唐家,都还不错,处事上温和宽厚,今天这事办的都很不错,没有给大齐的官员抹黑。倒是这淮安侯费家、还有东平伯胡家、昌平侯徐家,他们行事嚣张跋扈,实在可恨。”
皇帝最是在意官员的品‘性’,而这一次真得有几家,行事上太过霸道猖狂,这一回,只怕最少也要被皇帝斥责了。
看完了所有的东西,皇帝沉‘吟’片刻,然后才道,“这些闺秀之中,容貌应该是费家那丫头最出‘色’。但是那丫头‘性’子不好,太过目中无人,这一首诗,估计就是她写的。不好,这个不行。”
“倒是做这首诗的,朕觉得很不错,让朕猜一猜,这首诗,应该就是李家那丫头所做吧?李‘侍’郎是个才情不错的,李家大郎去年中了榜眼,才学极佳。想来这李家丫头,耳濡目染之下,也不会太差。娇丫头,朕说的可对啊?”皇帝含笑的看着娇颜。
娇颜点头,“父皇目光如炬,真是佩服,那首诗那幅字,都是出自李家闺‘女’,儿媳觉得,这‘女’子的确不错。父皇未曾亲见,这‘女’子清新<!--68104+dsuaahhh+3405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