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6话:安宁病房 (1)  夜市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慈济的主要事业为四大志业、八法印,即是慈善医疗的慈济医院,教育的慈济大学、慈济技术学院,人文的慈济人文志业中心、大爱电视、慈济月刊,国际赈灾的援助川缅,骨髓捐赠的慈济骨髓数据库,环保的慈济环保教育站、大爱感恩科技公司,小区志工的慈济各分支会所。

慈济人在推展志业时,以证严法师的“普天三无”为原则,即所谓的“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希望以此理念,推动佛法人间化的理想。在此理念之下,该基金会的慈善事业运作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与不分国度,团队中也不乏其他宗教、种族的志工。

“你们就是高雄慈济人啊……?”

这是千娜第一次碰到慈济人,她的心中充满了莫名的兴奋。

“你们叫我千娜就行,很高兴认识你们。”

“这一次上人叫我们到长庚医院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次我们要到长庚医院的安宁病房去当照顾癌末病人的志工。”

“安宁病房……?”

“安宁病房是服务癌末病人与家属的地方,对医院而言,则是宣扬尊重生命理念的地方。”

“安宁疗护强调四全照顾,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的照顾,所以是身、心、灵完整的照顾,不只是关心病人,也关心照顾的家属,不只是照顾病人到临终,也帮助家属度过悲伤。”

“结合医师、护理师、社工、志工、宗教等相关人员共同照顾病人及家属,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在安宁病房病人是主人,医护人员如同访客去探视病人,满足人性的需求,尽量可能达到被照顾的病人所想要的生活方式。”

“病人及家属都能接受在医院死亡时,病人则留在安宁病房内做最后临终的照顾,濒死教育与死亡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协助家属做好死亡准备与后事的安排,避免病人在临终前受到不必要而且增加病人痛苦的措施。”

“癌症末期的病人及家属多半经历了许多复杂的求医及治疗的过程,我们只要倾听,而不要批判或下定论,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陪伴他们走过这一段艰辛的日子。不要批评中医、草药、偏方或西医,不要怪罪病人及家属以前的错误决定与行为,因为已经是既成事实,多言也无益,应该做的是面对现实,好好把握与珍惜所剩无几的相聚时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