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初到三国  武者诸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而能拿起这种兵器的人,在史书里基本上都是有名号!

“难道随便见到一人,还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不成?”

赵舟好奇,望向了喘了几口粗气好了一些的大汉道:“你是何人?”

“小的....”

大汉听到赵舟询问,又看到自己的刀被捡起来了以后,忽的一激灵,不敢任何隐瞒,“小的本是徐州李将军旗下的步弓兵,奉黄埔将军军令征讨黄巾军。可惜将军受了埋伏....小的....小的....逃了....”

他说到这里,又变的言语支支吾吾,低下头,不敢接着说下去。

因为他看到李将军死后,就藏在树林边上窜离了战场,是名副其实的逃兵,这在哪里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此时也是被赵舟一吓,他才说漏了嘴。

而他逃亡以后,脱下了兵甲,仅拿着一把长刀,就跑到了这片森林,想要拦着一人,夺其身上的服饰,遮掩一下自己身上的血迹,再想着回家种田,或是干点什么。

他的想法是不错,战乱的时候,也没人会在乎这些事情。

说不定等他哪天在参军了,又是一名正规军。

只是,好巧不巧,他正好遇见了赵舟。

也是他逃亡一路,身体疲惫不堪,这衣服不仅没抢成,自己能卖几钱的刀也被下了。

“此刀四十余斤,能挥动此刀,证明你武艺定然不错,为何行逃亡一事?”

赵舟知道眼前这位浑身血迹的大汉是一位逃兵以后,心下虽然不喜,但还是好奇此人是不是三国中哪位能唤上号的名人,也就多问了一句。

“四十多斤?!”

只是大汉听闻,却疑惑几息,小心开口道:“怎么会有四十余斤?大人,此刀明明重约十八斤,将军靡下的将士兄弟们都配备此刀,朝廷批备。而且小的也是武艺平平,怎能称上武艺不错....”

“十八斤?”

赵舟没听到他接着说下去。

反而听闻这个世界的重量单位换算与现实世界一模一样以后,倒是惊奇了一些,心中一个离奇的想法闪过。

“按照此人所言,难道这个世界不是正史?是真的三国演义?关羽等千古留名的将领兵器,也真的是书上所说的七八十斤....”

赵舟思索着,眼皮跳了一下,感觉这事要是真的,那么能在马匹上挥舞八十斤重的兵器,并且能收住马匹冲力,还能对战的武将,力气最少得有千斤!

不然,马匹冲力,加上兵器砍出,若按平常的骨骼坚韧度,这手腕一下子就不用要了,直接就是扭断骨折。

更不要说本身千斤力气,一拳打出去的力道还不止千斤之数。

就如赵舟,他虽然能打出将近五百斤力道,可却是体内劲力扭成一股,瞬间爆发出来。而他本身胳膊能抬举物体的力量也就二百来斤,比起千斤来讲就差的太多。

他若是此时真和那些武将们交手,那便是亲自演绎一番看看是能一力降十会,还是一巧破千斤。

只是。除了关羽他们能达到如此力气,寻常小兵也有一二百多斤的挥刀力量,爆发臂力最少也有二三百斤。

此人也是身体疲惫,才被赵舟给撂翻了。

“这个世界确实有点不一样....”赵舟思索着,望了望这个人,又猛吸了一口森林中新鲜的空气,“我说这个世界怎么空气这么好,一开始还以为是森林空气清新,如今想想,这说不定是氧气含量太高,把身体孕养到了一种超越原有的界限。”

恐龙时代,很多生物巨大化,力气成吨计算,就是氧气含量高,滋润了生长环境,增加了机体代谢,继而体质机构发生变化。

可若不讲科学,也不说废话。

也可以把千年前氧气含量高的空气,当成一种‘灵气’。

那么这样来想。

有灵气的这个世界价值就非常大!赵舟说不定生活个几年,也会变成千斤巨力的大拳师!

“得了一本拳谱,又来到一个氧气量高的世界,说不定还能见到不少上了年份的好药,再提升一下强身丹的品质。”

赵舟联想一二,心思活络,感觉自己来三国,是来对了!

但劲力未成之前,他就不会故意过去请教那些名将,毕竟打又打不过,一身不自在,憋在心里也挺难受。

“还是先找个地方藏身几年,等有自保之力时,再去拜会各方诸侯,请教天下名将!”

赵舟思索着,也安排好了自己的计划,准备等到拳经上的招式学的差不多了,力气也不是与那些名将差距那么多的时候,再准备杀入战场,磨练武艺。

也是在他思索的时候。

‘咯咯’壮汉一只手紧紧扣着地面,悄悄抓起了一把泥土,看似准备扬沙偷袭,但却没有想过杀死赵舟,而是准备逃跑。

毕竟他之前对赵舟有杀心,怕赵舟不放过他。这也是逃兵的思想,不相信自己的同袍,继而放弃了自己的同泽。

不过。

不管他有没有杀心,以之前挥刀斩首一事,赵舟也不会放过他。

“还想偷袭于我。”

此时该问的问题问了,又听到‘嘶嘶’手指扣动沙土声。

赵舟望了这个人一眼,也不管他如何,‘咔嚓’一声,一脚踢断了他的喉咙。

事落。

他朝准一个方向,大步走去,想要找一座城池居住,开始自己的练功计划。

也不远。

三里之外,他觉察到树林稀少,并且还有一些零碎脚印,看似经常有人在这里行走、打猎。

再走上几里。

林外之景浮现,一条土路也出现在了几颗树木遮挡的林外。

赵舟也看到一位文士打扮的男子,正在有些着急的赶路。

“敢问,这位先生,黄巾乱军如今打到了哪处?附近哪里还有未殃及的城池?”

他出了森林,就望向了前方还在赶路的书生,准备问问路。

但同样,他也没想过趟黄巾军的浑水。

因为赵舟深谙、是非只因多开口,祸事皆因强出头的道理,不想惹那么多麻烦,打扰自己无忧无虑的练功计划。

“哪里都是黄巾乱贼!”

‘稀落落’零碎的脚步声,这位文士行走匆匆,本不欲理会身后喊声。

但听赵舟说话客气,也是下意识侧身扭头一看,又见赵舟仪表从容,服饰得体,衣衫柔顺,打扮看似非富即贵。便也小停脚步,起了结交之心,转身半弓着腰,双手一搭,好似抱拳一般行礼道:“这位....先生!”

他说着,看到赵舟也是抱拳一礼,感觉自己没有喊错,继而也有点着急,加快语气道:“黄巾军势大,奈何我大汉朝廷大军未至,让那些贼子打到了此处,在下也是接到好友书信,知道徐州一镇未受战乱,特此前往。”

这位文士说着,看到赵舟脚步不动,语气却越来越急,“时日不多,这位先生如不介意,何不与在下、边走边谈?省的被贼子追上!”

“好。”赵舟也是不知道去哪里,便随着这位文士的意思,两人开始一同跑路。

只是赵舟是找地方修炼的,一点也不急。

而这位文士却是逃命的,是急的要命,一路催促。

但路途中也没出什么意外,在文士哗哗哗的不停废话下,两人经过了一番舟车劳顿。

也于七日之后,抵达了一座徐州小镇。</content>

本书来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