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们这番去荆州,不知道会不会被人逮住教育一番啊?”
周长坤那是深知荆州知府的为人,简直是大明的一支奇葩。
哪有人跟他一样如此治理境内?
他以为他撵走了大户贾商,撵走了百姓口中的不良之辈,他的境内就一片净土了么?
结果,他这个荆州府,不仅仅每年的粮税一点交不上,还人口大幅度递减,说起来是一个州,但人口早就不及青田的一个县了。
皇上大伯一直没忘记他当年的从龙之功,对他耍无赖的欠粮税的行为,只能睁一眼闭一眼的。
这都欠七八年了,皇上大伯压根不指望他还了,只要他不去京城盯着皇上大伯,能这样,也算两相安好了。
“那就正好见识见识,只要我们恪守律法,待人有礼,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事的。”
楚东离笑笑,很是轻松的样子。
楚东离比谁都清楚,董从敬其人。
他这个人就是太干净了,干净到不能容忍一点点不入眼的情况。
若是按照前世的轨迹,他的死期不远了。明年下半年他就会因为荆州百姓欠收,而郁结于心,最终无力改变死在任上。
说起来倒也不得不承认,董从敬对他治下百姓的教导,实在是极为厉害。
荆州的百姓,穷死,病死,饿死,冻死,再多的人,他们都极为敬仰董从敬这个父母官。
哪怕他们的生活,从董从敬来了之后,越过越穷,但他们眼中,董从敬是来拯救他们的,是会将那些坏人全部赶出荆州的神人。
也许董从敬自己就太干净了,一辈子跟着百姓吃苦在前,才会让百姓从心里崇拜他吧!
可惜,董从敬枉读那么多圣贤书,都不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世人,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点的私欲?
强行压抑私欲,崇尚完美美德,最终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都说仓癝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惜,董从敬他倒过来治理他的治下了!
皇上终究惦记他的从龙之功,在他死后将他刚刚高中进士的儿子留在了京城,后来还将董从敬的孙女指给了长平为妃。
可惜,萧苏琪入宫之后,董从敬的孙女,终究被萧苏琪斗死了。
荆州在董从敬死后,越发的萧条凋零,一直到自己就任荆州知府后,花了好几年时间,才将荆州治理出欣欣向荣,满地生机,再也不会欠朝廷粮税的样子。
萧苏琪因为有心让董从敬承自己的大人情,故意多在府衙看了几天的日志,正好府里的日志确实也有高高的一摞子,上千年的日志都还保存着。
萧苏琪连着让董从敬跟刘师爷吃了一个星期的猪肝,两人明显的有了改变,加上两人还开始喝上清肝明目的野茶叶,如今到了夜晚,再也不是跟从前一样一抹黑了。
便是对萧苏琪一贯看不惯的董夫人,也不得不在心里承了萧苏琪的人情。
这些天她借用了自家厨房做饭菜,连着自家人跟着一起吃,张瑞刘师爷也一起,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老头子晚上能看清楚东西了,即便站在漆黑的外面,也能借着星光,看到外物了。
孙女这几天陪着萧月,整天脸上都欢喜着,有了孩子的纯真模样,一岁的孙子,这几天下来,明显有了精气神,双腿有劲多了,还能扶着大人站立起来了,这是从前根本不可能的事。
但董夫人依旧不打算给她好脸色,因为她知道,这个女人付出多少,就要获得更多,这是大人说的,不会有错。
董直的妻子白淑芬更加对萧苏琪没有好脸色,因为这几天董直天天陪着萧苏琪看日志,给她解答日志,偏偏自己还不能说出来。
“今天再看一天的日志,明天我会跟二哥,直接去青云镇青云湖那边看看!若是不错的话,我想在那边定下来农庄。”
因为欠的债,因为承了萧苏琪的人情,也因为想借萧苏琪的手,改变荆州百姓的生活,所以,董从敬这一回很大方,给萧苏琪批了一个千亩的农庄。
董从敬唯一的要求是,萧苏琪圈下来千亩农庄后,必须保证千亩之内的百姓衣食无忧,保证千亩之内的田地,三年后都成为肥沃的良田,保证缴纳三成的粮税,保证千亩农庄之内,绝不会发生欺压百姓的恶行。
萧苏琪在看日志跟荆州地图的时候,就格外注意水源丰富的地方。
青云镇的土地跟青田县接壤,青云湖很大,青云湖的一面是荆州,另一面靠近宣州府的地界,但整个青云湖,都在荆州境内,青云湖便有千亩的样子。
这个青云湖若是利用的好,实际上可以通过青云湖,打通跟青田县,宣州的生意往来。
这么大的湖,竟然一直白白浪费着,除了给青云镇的百姓作为灌溉饮水之用,其余竟然毫无用处。
按道理荆州百姓也应该能想到利用湖水养殖鱼这样的好事吧?
“你要去青云湖那边?”董直反问一声,其实他心里也替萧苏琪想到这个地方的。
水源丰富,接壤青田县,临近宣州府,但唯一不好,便是青云湖不宜控制。
在她看的日志之中,这个青云湖只要雨水丰富,一定会发生水灾,是以青云湖外围几里地,都没有农户安家,谁家也不愿意一场大雨下来,青云湖的湖水就毁灭了全家。
并非没有治理过青云湖,荆州百多年来,几乎都在治理青云湖,但收效不大,青云湖的地面太高了,总不能一直抬高加固。
是以几十年前的知府,就想了办法,人为的给青云湖泄几个口子,只要雨量磅礴,青云湖的湖水,就能自动泄洪到附近的农田,河流。
当然这几个口子附近,是没有村庄的,如今这几个口子附近算是荒地,没人愿意栽种这几片地,怕心血白付,正好如今的荆州地广人稀,只要想种田,有的是地方,有能力种多少都有。
父亲见偌大的青云湖,不宜控制,又因为已经伤不着百姓,也不去费心费力了,只安排人时时查看青云湖的水位。
一旦有泄洪的危险,就在那几个口子的路线上做好提醒警示,在父亲就任期间,这个青云湖,几乎是年年泄洪,好几次还尤为汹涌,好在离村庄远,并未造成伤亡情况。
也因为珍惜千亩的水源,历任知府,都没选择彻底的扒开青云湖,让千亩湖水流失殆尽。
“嗯,最先想去的就是看看青云湖,好在这个时候那边怎么也不应该发生水涝的!”
“这倒是,一般发生水涝的季节,都是在夏季!现在还是春寒料峭呢!说不准去了还能看到湖面结冰的情况!”
董直笑笑回应,心想爹可能要失望了,爹猜想萧苏琪这么聪明的看重人口问题,那么在圈地的时候,肯定会优先考虑人口集中的村镇。
若是萧苏琪看上青云湖四周的话,那能圈进去的百姓,就太少了。
董直倒是理解萧苏琪的想法,越少圈进来贫困交加的百姓,她身上的负担就越轻。
换成是自己,也许也会这么做。
不仅仅是爹给她限制了挺难的附加条件,她自己竟然还主动的添加了附加条件。
她另外给自己添加了承担千亩农庄内的百姓一日三餐,上至老人下至孩子,她全部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