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3 无师自通  仙气相公,种田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谈的很快也很顺利,萧苏琪不仅仅圈到了整个青云湖,还圈到了青云镇跟青云湖之间的近两千亩的地盘。

萧苏琪给的条件非常诱人,不仅仅现在就指导本地百姓栽种反季节蔬菜,还提出来,除了圈的土地每年缴纳三成粮税之外,青云湖千亩产出的每年税费,也一样按照三成税费缴纳。

拆迁安置几个村民的费用,她不仅仅一人承担,还保证提供这几个村子村民的工作岗位,保证荆州最先富裕起来的必定是青云镇跟那几个村子。

如此,刘师爷当即就跟董直对视之后答应下来。

萧苏琪的提议,对刘师爷来说,荆州没有什么损失,反倒治理了青云湖,那么大的空地,空着也是浪费。

“这么一来,你真真圈下来的地盘,可就翻三倍了啊?不过似乎这么做,能种粮食的土地,并没有多少?”

刘师爷已经了解了萧苏琪对青云镇青云湖的规划,便将心中疑问问出来。

一般人花钱买农庄,不是为了良田栽种粮食么?不管什么时候,粮食才是最要紧的啊?

“呵呵,不管我种什么,得利三成总归交公,而且我可以肯定,我种出来的利益,绝对比单独种粮多多了!”

萧苏琪一笑,有了近三千亩的地盘,自己能施展的地方,就大多了,更何况还有两个不算小的湖面?

等签订契约完了之后,萧苏琪再对着契约仔细读者的时候,直播间的网友们忽然间炸了。

“琪琪,你厉害啊,真正的空手套白狼,没几百两银子,就得这么大地方?厉害了我的主播!”

“琪琪奸诈啊!你们仔细看了刘师爷亲手写的契约没有?刘师爷只算了萧苏琪一千亩农田的赋税,一千亩青云湖的赋税。

但是,他没有提拆迁的几个村子变成湖面之后,要不要交税啊?这么大的湖面,回头琪琪不管养鸭栽藕养鱼什么的,得利都很可观啊!”

星星之火:“人家刘师爷活这么大,哪会跟你们一样眼皮浅?他这是故意让利给萧苏琪夫妻呢。

不然若按照古代举人的福利,萧苏琪只要将三千亩田地挂在楚东离身上,那荆州半毛钱赋税也收不上,更何况刘师爷跟董从敬两人还指望琪琪每年给他们送野茶叶呢!”

表哥:“同意星星之火的,古代人干什么都讲究留三分情面,应该就是这个意思,故意装作没有在意到这方面,大家心里有数就好!看破不说破!”

萧苏琪见到直播间的网友们这么说,心里真正定下来,本来也有这样的猜测,才没有在刘师爷写下契约的时候,说出来。

不过心里有点忐忑,感觉占了人家大便宜似的,回头这边发展好了,自己肯定好好带着附近的百姓,一起发家致富,继而带动全荆州的百姓,一起过上好日子。

“东离,我现在就从青云镇会青田县,你们大概什么时候回家?”

楚东风看事情已经定下来了,而且东离也在这,自己就不需要一直陪在苏琪身边了,估计家里一直都着急等消息呢。

“那你自己注意点,雇个马车回去,我跟苏琪,估计几天后能回去,苏琪?”楚东离回答完二哥话的时候,询问了一下身边的苏琪。

“差不多吧,过几天我会带上刘师爷一起返回,你先回去跟村长说一声,我会雇佣村里二十来人。

温泉那边留十个人,这边也要十个人,可以夫妻两一起过来,温泉那边,可以年纪大一点,但不能超过五十岁。

这二十个人的月例,暂时定为一个月五百文钱,月底有奖励,年底会分红,包一年两季的衣服鞋子,温泉那边的十人,额外补助一天三顿,折现十文钱。”

萧苏琪让楚东风回去后,先让村长帮着招募人手,村里的大棚蔬菜,其实因为水源限制,不可能开展多大,村里多余的劳力,应该不算少,毕竟松山坳的村子,田地原本就少,还是缺水的山地。

“那,我能不能帮你在温泉看着?”楚东风听了苏琪的雇佣条件,自己都动心了,正好还能帮着看着。

“不!我们家里人不能占用村里人的名额,你回去之后也不会闲着,还要看着家里盖砖瓦房,三间跟我那样的院子,就要盖不少时间呢!

还有,你跟大哥爹娘他们不宜参与我的产业,我怎么说也不过是个女人,旁人说起来我只管推到嫁妆上去,谁也没办法。

你跟大哥若是真有心的话,等盖好院子,花点时间,跟着俊辉识字,也带着媛媛一起识字,不管多难,都要先识字!”

家里的俊文萧苏琪不担心,楚家条件好了,怎么也不耽误孙子读书的,但容易忽略的却是孙女媛媛,还有楚东风楚东哥两人。

萧苏琪是拽着楚东风的胳膊,避开了一点董直周兄等人,楚东离自动跟上去自然听到了萧苏琪的这番话,说心里不感动是假的。

没想到,萧苏琪对自己的家人是真心维护的,连着自己的名声也一起维护起来,才不肯让大哥二哥他们沾她自己的这些产业。

楚东风感动的走了,接下来的几天,萧苏琪发挥了极为厉害的公关手段。

直接花钱在青云镇上建设现代化的小区,清一色的青砖,房型按照网友们建议的,掺入了古代跟现代元素,不仅仅宽敞明亮,还能冬暖夏凉。

每一户统一配置了半亩地的前院,三间正房,一间杂物房,一间厨房。统一配置生活必须物事,比如锅灶,衣橱,桌椅,两张床。

小区的厕所,间断的安排了公测,家里是没有厕所房间的,这样容易集中管理,气味不会难闻,肥料用起来也很方便。

这样的安置房,萧苏琪预计花两千两,建造五百套,足以安排进去五百户人家。

但需要拆迁的几个村的村民,因为人口本来就少,几个村的村民,最多能用上两三百个院子。

多余下来的,萧苏琪打算安置后续填入的雇工,以及即将被自己请来的松山坳村里人。

青云镇现代小区一旦建立好,原来的老镇子,肯定就不如新区了。

为了照顾青云镇上的本土居民,尤其是在镇上有门面的居民,萧苏琪也打算拆迁了全部重建。

一旦这里真正发展起来,商业的需求就会极为旺盛,这镇上仅有客栈,粮铺什么的,完全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好在全部推倒重建,花费并不大,谈妥之后,预计也不过两千两。

青云镇居民原本是住宅的,就还新盖的小区院子,原本有门面的,也还门面,但在此基础上,萧苏琪另外会在镇上盖几条街的三层楼的门面出来。

萧苏琪不仅打算在这里开高档的酒楼店铺,还打算建好铺面等市面成熟了租卖门面。

甚至安置拆迁户过后剩余的砖瓦墙的小院子,也可以对外租售,这些绝不是空想。

幸而荆州的人工极度廉价,百姓们甚至只要管饱,就可以给你干一天。

青砖绿瓦也极为便宜,本地荆州百姓是有这个手艺的,不过是这些年没有人有这样的需求,这些手艺人都不得不转而干农活了。

如今找出来打开老的砖窑烧制起来,也便宜的很,管饱就行。

当然萧苏琪不可能这么没良心,管饱之外,还给每一个雇工,一天十文钱的工钱。

一天三顿饭最为吸引人,因为萧苏琪给他们配置的不仅仅是白米饭,每天中午还有一顿红烧肉。

萧苏琪提供的粮食自然是本地粮铺买的,但猪肉自然是从附近青田县村里收购的。

另外,萧苏琪同时还花钱请了几百的荆州青壮,让他们处理迁移出来几个村村民的洼地,建造人工湖,接受青云湖的大半水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