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章 迷途之始(四)  西唐往事之迷途的先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知道啦!”水巷里回荡着少女的声音……

漫宁河的水是极静的,就如明钧山里的依夙河那样缓缓地流动着,丝毫感觉不到这是一条河流。不过漫宁河的河面比依夙河要宽上太多,大河湾口的河面宽得快要看不到边了,简直就像置身于湖泊中。

由北向南,河面渐渐变小,但水流依旧很平静,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若不是水上拂面而来的秋风,河面应该是平整得一点微波都没有吧。

“今年的秋凫应该产蛋了吧。”庄西老爹划着小舟靠近了岸边的芦苇甸,一脚踩了上去,“还真有,快过来!好几窝呢,我们偷些回去。”

“好,这就来。”说着,我和延月将木舟用缰绳栓在了几杆芦苇上。

秋凫是一种比鸭子大些的水鸟,因为在秋季产卵而得名。庄西老爹说他一直很费解为什么会有在秋天产蛋的鸟儿,别的鸟都是在温暖的春天产蛋孵化,好让幼鸟在冬季来临前长好羽毛。我说,可能是因为这些鸟喜欢吃阔叶菜和一些在为越冬囤积体重的肥鱼,吃饱了就顺便下几个蛋。

那片芦苇甸里一共有六个窝,每个窝里都有着六到十二个蛋,庄西老爹是个很公正的人,在每个窝里都拿了几个,以保证所有的窝都只剩下五个蛋。他解释道,每对秋凫通常只能养活两到五只幼鸟,既然剩下都活不了不如填了我们的肚子。

再往下,岸边的浅水开始有大大小小的沙洲,水草极为茂盛,没有一点秋天的迹象。大大小小的水鸟上下翻飞着,苍鹤、白雁、秋凫、鸳鸯……多得我让我叫不上名来。

“苏如恩,我想你们应该准备走了吧。”庄西老爹看着天上的白雁说。

“嗯,打算明天早上走。”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到那只洁白的大鸟,据说在东阖的南边有许多白雁被驯养成了信鸟。

“好,好,好。”庄西老爹沉默片刻,长叹道,“也不知道老头子能不能活到你们走出寒池古道的那天。”

“我想会的。”我捞起一把凉凉的河水,轻轻一吹将手中小鱼吹入了水里,“老爹,我一直有个问题。你为什么这么支持我们?我们可是西唐的人,万一哪天成了亚图拉托卓达,对东阖肯定不会是件好事。”

“如果真的是那样,你们便是亚图选中的使者。连亚图的认可的人,这穹顶下又有谁能否定和阻挡呢?”庄西老爹的双眼渐渐亮了起来,“就算我不知支持你们,亚图也会指引你们前行的。”

“老爹,你的恩情苏如恩一定铭记在心。”我站起身起向庄西老爹行了个扣手礼。

“别行礼了,我还有事要说。”老爹用船桨点了点我的头,“桓下垣的燃城里有个安尘教教寺,寺里有个叫睦征的诵经人。这个人对《白石木语》有着独到的理解,而且传闻说那间教寺里有几件夜山和阿灵勒的遗物,我建议你们进寒池大雾前去那里看看。”

“好的,我记下了。”我拿出球笔和那张地图,在燃城做了个标记。

“哦,差点忘了。”老爹从袖袋里拿出了三条紫色的长绳,“这是天衣绳,用问天城的天衣纱做的。你别小看了它,轻轻一拉就能伸长好多,最多能拉成原来的五倍长。”

“天衣纱是什么?”延月拿来一条,试着拉了拉,“还真能拉长许多,这纱看着像是我们房里的窗帘啊。”

“哦,那些帘子确是天衣纱。”老爹解释道,“以后你们到了问天城就会知道,那儿的人穿着一种能化作羽翼的衣服,跃入空中就能飞起来。这种衣服被称为天衣,制作天衣的材料就是天衣纱。全朴族,也就只有问天人能造出这样的东西了,我们这些人只能穿着从野兽身上扒下来的兽皮。”

“老爹,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我收好剩下的两条天衣绳……

次日的清晨,老爹和露娅亲自划着小舟将我们送出了聆水城。雅桑和呼克似脱缰的烈马一样,在原野上狂奔起来,不一会儿我们就看不到那座繁华的水上之城了。

(注一:杳,朴人长度单位,约为7千米。)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