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发现这张阵图之后,如获至宝,便献给了太祖皇帝。太祖驾崩之后,这图却也不知所终。只是曹彬在向太祖皇帝进献此图时曾经提过,在征蜀途中,曾听一位老者说过,诸葛武侯得到过一张可驱鬼神的秘图。武侯薨后,此图传到姜维之手。其后数百年间,不知道经过什么途径,落到了后唐明宗李嗣源手中。只是李嗣源不久便即驾崩,当时皇宫中一片混乱,不少图书和珍宝流失到宫外。其时契丹废太子耶律倍避祸于后唐,此人最好收藏珍奇书籍,这张秘图便落到了耶律倍的手中。”
冯渭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诸葛武侯说过,此图为不祥之物,说的却也不错。耶律倍得到这张秘图不久,石敬瑭便在契丹兵的帮助下反叛,进攻后唐。末帝李从珂不敌石敬瑭与契丹的联军,兵败自焚。临死前要耶律陪他一起自杀,耶律倍不从,被李从珂派人杀死。
“石敬瑭消灭了李从珂之后,为了讨好契丹,便将耶律倍的尸体和他生前的图书等物品一起封装起来,交还给契丹。这秘图就此落入契丹之手。当时伺候耶律倍的一名小僮却在乱军之中逃了出来,一直跑到了蜀中,路遇劫匪,却被这老者所救,便将这段事情说给了老者知道。
“太宗皇帝晚年,每每想起高梁河之败,便即懊悔不已。他在卷子中嘱咐后世子孙,若是能将被契丹带走的秘图取回,必能保全大宋江山,不再受契丹欺凌。但是这张秘图如果被契丹中的贤明之士发现,大宋将永无宁日,有亡国之忧。
“秘书省将这卷子送到皇帝御前,皇帝便找了几位大臣商议。那耶律倍的尸体被运回契丹之后,便归葬极北之地。他的儿子耶律阮夺得帝位,又将他迁葬在当年他逃出契丹的旧地。而观契丹在与我国历次交锋之时,却也没见他们用过什么阵法,想来并没有发现这张秘图,定然是陪葬在耶律倍的陵墓之中。若是能将此图取出,便能以诸葛武侯的八阵图来对付辽、金两国,不止能够自保,甚至北上灭了这两个国家也未可知。
“几位大臣议定之后,便命令我随赵良嗣大人乘船北上。只是这事情极为机密,便是赵良嗣大人也不知道,只晓得我随他同行,中途另有事情要办。我在海上与赵大人分别之后,带了三十多人弃船登岸,用金银买通了这里的守将,四处寻找耶律倍的陵墓,最后终于给我找到了。但是进到陵墓之后,却被大雾困住。随后发现耶律倍居然化为厉鬼,在这墓中作祟。我的从人先后被他杀死。只是这个恶鬼每当要杀我之时,我便用皇帝所赐的一块玉符防身,他便仓皇退去。我发现他畏惧这块玉符,便不再怕他,四处寻找那张秘图,只是找了这么久,却一直没有找到。”
冯渭说完之后,倒似放下了满腹心事,登时变得轻松起来。他看了看我们,长出了一口气道:“我初到这里之时,每日里吓得肝胆俱裂,东躲西藏,生怕给耶律倍发现。但是后来住的久了,就不再怕他了,反倒觉得与这个恶鬼在这里斗来斗去却也有些意思。这些年来,也有不少人进到陵墓,大半被他害死,变成和他一样的厉鬼。还有一些死后不甘心的冤魂,也时不时地在此处出现,现在连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人是鬼了。”
毛向南说道:“冯老先生的话大家都明白了吧。那个基金组织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耶律倍的陵墓中隐藏着这样一个大秘密,这些年来一直到处寻找。恰好我到M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他们便盯上了我,利用种种手段,最终拿到了我的把柄,便要我为他们效劳,想法子找到耶律倍的陵墓,将这张图拿到手。我迫于无奈,只得虚于委蛇。原想提前退休,迁居到海外,不再受这个组织的威胁。但是他们盯得很紧,我几次提交退休报告,他们得知之后,便用我家里人的安全来威胁我。恰好这时我收到了盛教授发来的报告,竟然提到了耶律倍的陵墓。于是我就想不管怎样先试试看,如果能弄到这张图给了他们,也算把事情做个了结。所以我就自己给自己开了一个考古调查批文,让盛教授组织了这次考察活动……”
他话音未落,盛教授猛然扑了上去,挥手便打了毛向南一记耳光,嘴里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混蛋,竟然敢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