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参军亲上战场,刀剑无眼,太子身负国家未来,万一有所闪失……”朱宸濠此时正在写着回谢弘治皇帝奏折,有些忧心的答道。
“为了理想,我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王叔,你愿意和我一起吗?”朱厚照目光坚毅抬起了头的奋声说道。
朱宸濠看着面前比自己还小的朱厚照,便现出了一个的不同于以往的风格,坚毅勇敢,一席话竟让让朱宸濠也为之一动。正想要放下手中的笔,给他鼓个掌喝彩的时候,不经意间却发现了自己面前的那份奏章,是关于平定米鲁之乱的奏章。
“那个,太子殿下,这个,米鲁之乱已经被平定了!”朱宸濠不想破坏朱厚照此时的兴致,吞吞吐吐的说道。
“不可能,我出来的时候,阁老们正在和父皇商议要派哪位将军前来支援还在议论不休呢!”朱厚照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我知道你是担心我有危险,放心,我也是跟着众多大内高手练过的!”朱厚照展了展双臂微弱的肌肉有些得意的说道。
这时朱宸濠虽然不想打击朱厚照的积极性,虽然点燃了自己,但是还是不得不抽出一旁,孙燧大人才拿来的军情奏报,默默地递给了朱厚照。
“什么?!不可能!不可能!……”只见朱厚照的表情从咧嘴到敛唇,整个人如同失去了颜色一般瘫坐在客椅上。
在那以后,朱厚照一连几天都没精打采的,垂丧这个头,弄得朱宸濠心里也不是滋味,心里不禁感叹,“他这是想走,还是想留在这里?”但是朱宸濠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只好任由朱厚照随心所欲,而王府内的一众下人也只能全都小心翼翼的伺候着这位突然出现的王爷的兄弟。
紫禁城,乾清宫,朝堂上的气氛却显得有些异常,大臣们脸色皆有些紧张,似乎是因为发生了某件大事发生过一番激烈的争论,而弘治皇帝似乎正端坐在龙椅上皱着眉头。一来是自从太子朱厚照再一次的偷偷出宫至现在也没有消息弘治皇帝心里无比的担心,二来是目前只有几位内阁帝师知情,如果这个消息传播出去,那朝堂上恐怕将更加无法收拾。所以一时间不好直接说些什么。
这时一向善于言谈的谢迁有些愠色的站了出来禀道:“启禀圣上,自从我们拒绝鞑靼小王子的通商以后,鞑靼人就屡屡侵扰我朝边境,如今河套地区已被鞑靼全部吞并,因为可能的威胁而造成今日的战乱,岂是我辈所能够承担的?!”
而这时同为内阁一向则注重实务,居官敢言的刘健似乎也是一脸不满的出来严厉的说道:“本来就是一个和平互利的事,到现在去酿成边境战乱,你们这些主张防御的武将们,打赢了也好,但是现在怎样呢?河套地区尽失,鞑靼已经开始进犯延绥镇,要知道,延绥可是我朝历代辛苦构建的九边重镇之一,一旦失手,鞑靼将离复入中原,那可就不得了了!。臣建议对战败的军官打入大牢,对再敢妄议和平的人严惩不贷!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一时间站出来很多大臣纷纷附和着。
<a href=""><strong style="color:red">,,书籍与各大平台同步更新,</stro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