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卖特卖  罗天罡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心里真是有点奇怪,苗若彤和周慧琳为什么会愿意前来帮忙?虽说报酬丰厚,但这毕竟是辛苦的工作呀,而且这工作也说不上体面。

可惜时间紧迫,他也无法跟儿子多聊,只能将这疑问留到以后再说。他愉快的给四个姑娘分配了任务。

苗若彤和周慧琳兴致勃勃,马上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中,每个人负责一个半圆。

她们的任务是指点埋头苦干的工作人员,哪些地方该补货了,哪些地方该进行人流疏导了,看到别人忙不过来时,她们也上去搭把手,捡头捡尾。

颜父有了周、苗的协助,这才脱得开身,赶紧给印刷厂的蓝大勇打电话。

首印20万套昨天晚上堪堪印刷完成,连夜运上山来,本以为10天都销售不完。但是看这销售势头,只怕20万套都不够卖几天,所以必须赶紧补货。

蓝大勇接到他的电话,知道销售情况,大喜过望。急忙答应组织工人继续开工印刷。

这一次印刷,来不及改版,只得继续用原来样片印刷,再来一次20万套,如果不够,又继续再来一次20万……每次20万,也是为了好结算。

只不过,从版权页上看数据,这一次不管印了多少,都只显示20万套了,虽然这数字本身就巨大无比,可与实际数比起来,却又只有N分之一。

能够继续印刷固然是好消息,但是现实中有个大问题严峻地摆在他们面前,人手不足了。

印书分很多工序,现在印刷、切割没问题,毕竟这些工作开动机器就可以了;但是最后装订、打包就是个大问题。

这个环节必须使用手工完成,需要大量的人手,可他们没有这么多人手。

颜父当机立断,让蓝大勇去找城里的其他几家印刷厂,将装订跟打包业务分包出去,进行分工合作。形成他们“印”别人“包”,让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

钱不是问题,价格从优。蓝大勇欣然同意,这样将能印更多的书,拿到更多的钱。

颜父还向蓝大勇透露了一个消息,等这次销售结束,他会马上从蓝氏手上收购九鹤印刷厂,印刷厂的工作人员不必再担心做完这单生意后就会失业。

蓝大勇将这个消息公布出去之后,印刷厂的工作人员人人吃了一个定心丸,干起活来更是卖力。

解决货源问题后,颜父又跟着联系物流公司,解决物流问题,搬运问题。

这个问题商定妥当,他又得操心货款的安全问题。

他赶紧给银行相熟的经理打电话,跟他们达成上门收款协议,每天中午、晚上押款车各来一次,将半天的货款押走。

毕竟销售火爆,货款巨大,自己送去银行,那将危机四伏。现在看着场中接近400万的货款,他就已经有点心惊肉跳了。

解决完这个问题,他又得操心人手的补充问题,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还必须的招聘一批人员进来……

他一刻不停的忙着打电话,将碰到的问题一一解决。

也幸好颜墨这次给他配了电话,不然碰到现在的情况,他只得抓瞎:此地离城甚远,他如何联系业务?

场中的销售越来越火爆,这一次,他们的销售时机也是赶巧了。

就像凌晨那一波销售,之所以如此火爆,是因为许多信众都是连夜在此等待,等着上头炷香。

长夜漫漫,等待无聊,看到这里有书卖,便过来翻书看看,打发时间。谁知一看就停不下来,为了不耽误上香,只能买下来,留待以后再看。

这些人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示范,带动人流往这里聚集。

后来,来参加大集的信众,又受公司的宣传所影响,有事无事进来溜哒一圈,当做看个热闹,看的人多了,自然有人购买。

买的人多了,不知怎么就传出了一个谣言,说这套书是救人英雄颜墨的作品,是受到仙姑赐福的开光物品,买了它可以得到仙姑的赐福。

这个谣言一出,口口相传,瞬时间就形成了一个潮流,销售就更加火爆了。

毕竟来朝拜的信众,对仙姑就有一种盲目的信任。

今年的音乐杀人事件又闹得人心惶惶,许多人来朝拜,也是想得到仙姑的赐福,不要在这次杀人事件倒霉……

所以,这个是谣言,蹭上了“音灾”事件这个热点,比什么宣传都管用。后面来到的信众,听到别人神神秘秘的传说,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甭管三七二十一,先买一套书再说。

其实,这个谣言还是偶然形成的。

一个本地人冲着对颜墨的好感,捧场买了一套。在仙姑庙前,有相熟的人问起,说你不是读书人,化这大价钱买一套书干什么呀?

他为人幽默,听到别人如此问,便戏谑说,你懂什么,这是颜墨的书,有护身佑家的功能,抵得上仙姑庙里的开光物品。

原话只是一个比喻,谁知传来传去,就变成这套书是开光物品。

要知道,人群聚集之地,谣言是最容易传播的,并且,三人成虎,在传播中,每个传播者都会根据自己好恶,添油加醋。

现在,谁也不知道这谣言的出处了,只是本能的以为这是一个不公开的秘密。

尽管每一次购买者问起,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郑重否认此书是开光物品,并请购买者想好再买。

但人心就是那么怪,你越否认,他越认为是你隐瞒,看到别人唰唰的抢购,他心中就越认定这就是开光物品。生怕别人买了自己买不到,吃了大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