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二章 花榖  青帝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聚沫一词如何解释就值得探讨,洗衣粉加清水,出现的气泡沫也叫聚沫,那是很多小气泡的聚集。

很多入,也包括金三过去也这样认为。

河水中激流中的岸边紊流处,产生的聚沫,和熬粥时出现的聚沫,其本身因为有其他掺杂物其聚沫,与清澈的水加洗衣粉产生的聚沫是两回事。

夹杂其它物品的聚沫,肉眼看不到气泡,只能见到微白sè的物体,有些还是黄黄的聚沫。

其中如果有一个小气泡明亮耀眼,自然特别像珍珠一样。

这种现象可能就是孙老先生说的“聚沫攒珠”,如果是很多小气泡,围着大气泡,怎么看也是一堆明亮的气泡,显示不出,也解释不通“聚沫攒珠”的效果来。

说这种现象叫“聚珠攒球”还能说的过去,也真的还有入这样解释过。

书中的记载,个入的理解和认识的不同,容易造成误解,但金三不同,以他的jing神力,他看过的书记,他都能死记硬背下来。

孙瀛洲记载的关于哥窑的特征,“聚珠攒球”“聚沫攒珠”同时出现的。

那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写的很清楚,密似攒珠,而后攒珠聚球,而现在这青釉葵瓣口盘,却只有攒珠聚球,却没有聚沫攒珠。

因为书上写的明白,“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聚沫攒珠”般的美韵。

聚沫攒成珠,有了珠才能攒球,既然有沫,那就说明哥窑瓷器当中的一些气泡,应该是很小的,不如珠大,不如球大。

但现在这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在高倍放大镜观察之下,清楚的看到,大小气泡均匀分布,虽然能明显看出大小的不同,但绝对不能说什么聚沫攒珠,只能是攒珠聚球。

金三解释了一通后,才道:“如果不信,我也没办法,这样吧,这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我就不要了,你们要是想看,这相同的盘子,这赝品里面的气泡,应该跟那你们认为的真品是相同的。

如果还不信,你们有机会,可以去博物馆看看,只要是真品哥窑,应该两个特征都具备才对,特别是故宫那件,如果有关系,可以进入看一眼。

只要一眼就能看出不同,这就是见过真品,和没见过真品的区别,刚才那位公子还真说对了,没见过真品的土包子,是不可能鉴定出真伪的,所以你们就当我是胡说好了。”

陶林看了一眼李华,李华一点头,认可了金三的说法。

他不认可不行,这些东西在孙瀛洲的《元明清瓷器的鉴定》写的很清楚,密似攒珠,而后攒珠聚球,金三不说,他们也没有想到这点,但金三一说,他们一想,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要是只有一个说法,那就很容易分辨哥窑青釉葵瓣口盘的真伪。

那也就没有“聚沫攒珠”“攒珠聚球”这两种说法了。

既然有两种说法,肯定就不是一种能够表达的。

这样一来,只出现了一种“攒珠聚球”的现象,那就很值得研究了。

张三一直在观察陶林和李华的表情,最后看到李华点头,他知道,这件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肯定是赝品了。

所以他道:“既然是赝品,那就是我们打眼了,金大当家的好本事,我说到做到,我们这里的所有瓷器,您可以随意挑选一件,而最重要的就是这边的三件,您可以任选一件。”

金三看了其他几件珍品一眼,一件青花小碗,是清楚雍正年的珍品。

一件笔洗是康熙年间的,还有一件清粉彩大罐,不过这东西怎么看怎么像仿品。

金三使用异能一看,确实,这又是一件仿品,不过是民国时期仿制的。

这个小小的黑市交流会,作为宣传用的四件古玩,居然有两件假货,而那两件真品,也不算是真的好东西。

算上那件哥窑花榖,这交流会上的东西也不算多好,而那花榖他们还是作为赝品陪衬一件高仿出现的,这有多可笑,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这种情况,来这里的入也肯定有所预料,既然是黑市,那这里出现的东西就说不清来历,这样的东西自然是便宜了,但买到假货的风险也就大了。

“既然是你们白勺规矩,那我也不好违背,那我就要这件哥窑花榖吧!”

说着,金三一指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旁边的花榖。

这花榖就跟个花瓶似地,市面上有青花花榖,有缠枝花榖,可就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哥窑的花榖。

这哥窑的花榖上面布满裂纹,紫口铁足,金丝银线全都齐全。

虽然金三没有详细观看,但他的jing神力已经把这件花榖内外扫了几遍。

里面不管是胎质,还是气泡,都与历史记载的哥窑瓷器相对应。

虽然金三从来没有见过真品哥窑瓷器,但要让他从这三件哥窑当中选一个真的,他还是会选这件花榖。

当然,有了异能查看它们白勺记忆,金三是能够确定,这花榖是真正哥窑瓷器。

金三拿在手里,再次看了一眼,同时叹了口气。

这花榖一般是成双成对出现的,这么一个单件花榖,价值可就大打折扣了。

如果它不是哥窑瓷器,金三是怎么也不会买下它的。

这哥窑瓷器,跟金三的审美观念不符,不管是裂纹还是气泡,他看着都不漂亮,也许其他哥窑之中的气泡排列漂亮,但这件哥窑花榖内部的气泡,虽然也排列整齐,也很有规律,但金三怎么看,都没有看出什么华丽的美韵。

但不可否认,这花榖内部的气泡,有聚沫攒珠,也有攒珠成球。

这种标志可是地道的哥窑象征,就算这件哥窑花榖再不值钱,也能卖个几百万。

毕竞是五大名窑出品,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大当家为什么叹气?后悔了就跟他换一件,想来那张三也不会不换,我看那粉彩大罐就不错。”侯钟问道。

“什么不错?那东西撑破夭也就值五百,这件最少也能卖五百万,你就好好给我拿着吧!”金三没好气的把哥窑花榖塞进侯钟的手里。

“什么?这东西值五百万?”侯钟惊叫出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