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升点点头道:“我们是一家人,哪里需要那么客气,对了,伯父可在家?”
“在,在,快进屋吧。”麻孝廉忙迎了李东升众人进屋。
麻崇圣听到李东升来了,便打了个哈哈从里屋走出来。
十几天不见,麻崇圣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只见他穿着簇新的儒衫,红光满面,昏的老眼中竟是笑意。
“哎呀,李公子,我说怎么今天听见喜鹊叫呢,原来是您大驾光临啊!”
李东升寒喧了一句,大家坐定。
麻崇圣盯着李东升问道:“李公子,今天大驾寒舍,可有事?”
李东升点点头道:“有,我想跟您谈谈关于渔货销售的事情。”
“渔货销售难道出了什么问题?”
“那倒没有,只是我觉得咱们的销量太差了,应该加大销售力度。”
麻崇圣一听不解地道:“李公子,如今咱们的鲜鱼已能卖到四万斤一天了,不必再加大销售力度了吧。”
李东升听了反问道:“伯父,虽然是能销售到四万斤一天,可是,我问您,是不是每天的渔货都能卖完呢?”
“卖不完可以存在海湾里嘛,又损失不了多少。”
李东升听了摇头道:“我觉得咱们捕鱼力量还应该加大,销售量也要加大,我又订购了两条渔船,马上可以下水,到时候保守估计至少可以打二十万斤鱼一天。”
麻崇圣听了愣住了,他心思急速的转动,只过了一会儿,他便道:“李公子,你这法子我不赞同。”
“为何?”
“咱们若是加大了捕鱼量,反而不利,整个莆田只能吃下这么多鱼,再多也无用。再者,若是产量大增,势必造成鱼价下跌,那咱们的利润便少了。”
李东升听完点头道:“伯父所言不差,只不过,我想的市场却不仅是莆田这一个县。”
麻崇圣一听便问道:“李公子,你还有其他销路?”
李东升脸上闪过一抹高尚的光芒,说道:“来时我问了一下,咱们莆田现在的米价已经涨到了十八文钱一斤,许多百姓连米都买不起了,那些百姓可怜啊!”
麻崇圣一脸懵:“他们买不起米干我们何事,那是他们不求上进,自己挣不来银子,怪得谁?”
李东升听到这里,看了一眼麻孝廉。
麻孝廉听到他父亲说这话,脸不禁微微发红,又看到李东升望来,竟羞愧地低下了头。
李东升收回目光道:“伯父,我希望将鱼价往下调,调到二十文一斤,从而抑制米价。”
麻崇圣一听愣住了,他用看白痴一样的目光看着李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