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你问我是否在泉州有产业,此前也有个汪家的管事问过。我在此施粥,莫非只许本地人施粥不成?”
那郑见亭听了犹豫了一下道:“李东家想必是初次来泉州吧?”
“不错。”
“那便难怪了。”
“难怪在何处?还请郑管事明言。”
郑管事向后望了望,便道:“在此施粥的确是谁都可以,只不过泉州知府钟大人曾知会过泉州各大财东,若是谁愿意施粥等到朝廷赈灾款粮到来,其名下产业便可享受官府一定时限免税。”
李东升听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做善事还有这好处,难怪汪家的管事也要问他是否在泉州有产业。
施粥便能免税,这对商家是有极大的诱惑。这时代官府的税是十抽一,而且多以实物抽取,除了税之外,对商家百姓还有其他赋和徭。
若是按照李东升穿越前那个时代来比较,估计要交的税费会在两三成以上,可谓极为沉重。
免税无论对于哪个朝代的商家来说都是极有利的事情,但是,要等到朝廷赈灾款项到来,恐怕不是三天两天作得到的。
如此大的开销也不是随便哪个大户都有此魄力和实力的,这成千上万的流民,即便每天喝两顿粥,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东升谢了郑管事,郑管事说声不谢便离去。
何谦一旁听了道:“大哥,若能免税的确对咱们在泉州发展极为有利,但如此多的流民,每日的开销是何等惊人的数字。再说朝廷的赈灾款项也不知何时才能到位,这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啊,你不会也想争取这个免税的资格吧?”
李东升听了并未立即回答何谦,而是开始在心里盘算起来。
过了一会儿,李东升抬起头向讨粥的这些人看去,眼中闪过一丝狡猾的光芒。
“流民真的这么多么,我就不信了!”
李东升突然说了一句,然后他在地上抓了一把泥土,在众目睽睽之下扔进了大锅里,然后用力的搅拌起来。
“哇,这是个哪个黑心财主,居然在粥里放土,太缺德了!”
“真是没良心,咱们都已经饿成这样了,居然还做这等龌蹉之事,真是丧尽天良啊!”
在排队的人看到李东升这个举动,有许多人忍不住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叫骂声更是不绝于耳。
李东升听到有人骂,不但不辩解,又在地上抓了一把砂土扔进锅里。
“我记住了,莆田小康村,黑心商贾,你不得好死!”
有人大骂着,离开了小康村这处施粥的队伍,排到了另外几家队伍中去。
“官府大人,你们快来管一管啊,这边有黑心的贾家往粥里掺砂!”
官府本来就有衙役在维持着排队秩序,一听到李东升这边队伍出了乱子,立即有两个衙役走到李东升的粥棚这边来。
一个衙役在李东升等人脸上扫过,喝道:“你们这里谁是管事的?”
“我,小人李东升正是此处东家!”
那衙役瞪了一眼李东升,问道:“刚才有人说你们往粥里掺砂,可有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