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凌的婚事
第一百三十二章
“唉~~这咋没啥变化呢!?你说。”凌宗盛坐在一辆黑色小轿车里望着窗外临近老家的景况一个劲儿地摇头叹气,“我差不多五六年没回来了吧,小唐,上次也是你开车送我回老家的。”
“呵呵,凌书记记性真好,那不是八五年嘛,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清明前,我陪你出差刚好路过这儿,顺道儿送你回了趟老家。”三十刚出头的市委司机小唐笑道,同时回头瞥了一眼坐在首长坐(副驾驶座后)位上的凌宗盛,仍习称凌书记。
凌宗盛自打年后不再担任市委副书记后,忙乎了大半辈子的他难得赋闲轻松一段儿时间,在家闲的难受,这一切都被儿子凌四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在父亲退下来十来天时,凌四海灵机一动,何不劝父亲趁机回趟老家呢,这刚好是个空儿,听说过些日子,四月七号,市里就要召开人大会议(主要议程是选举凌宗盛为市人大主任之事宜);凌四海之所以这样想,其实还掺杂点小私心,他想陪着父亲一起回老家,顺便去看看凌翎的父母。没想到,这主意一经他提出,父亲想都没想,当即答应了,这让凌四海喜不自胜。
公元一九九一年三月三十日周六一大早,刚六点钟,正在做梦的凌四海即被父亲给叫醒。“嘿嘿,想不到,爸爸比咱还心急。”凌四海暗自笑道,即刻起床,匆匆吃过早饭后,刚过七点,便与父亲乘坐着黑色奥迪100轿车踏上了回老家的路。这是他第二次单独陪父亲回老家,上一次乃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可没的轿车坐,父亲当时是县委副书记,坐的是北京吉普。
“唉~~本指望能看多见到些家乡的变化,高兴一下,你说,咋还是老样子呢!你看,上次来,就看见那几处老房子摇摇欲坠要塌了似的,俺还担心呢,谁料竟还能撑到现在,你说它咋就不能翻新一下呢?还有这街道,还是坑坑洼洼,弯弯窄窄的;这么多年过了,一切几乎还跟上次一样,咋就不变呢?嗨~~“路过与老家赵家河子村一河之隔的邻村凌家河子时,凌宗盛望着车窗外破败不堪的村貌不无感慨地絮叨起来。
“爸爸,嘿嘿,俺倒觉得这样最好,就喜欢这个破样,看着亲切来情绪,干嘛要变,最好不变,永远不变,一变啥感觉都没了,既陌生又恐怖,嘿嘿。”凌四海直接跟父亲唱起了反调,看来他恋旧的情节相当严重呢。
“哼!我看你呀,思想有问题。”凌宗盛显然不以为然,抬手扫弄了一下前面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凌四海后脑勺,俨然给他上起了政治课,“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嘛,不变社会咋进步,咋发展,难道你想要农村永远这样落后,老百姓永远穷下去嘛;共产党打天下,不就是为劳苦大众谋幸福,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吗,亏你还是国家公务员,思想觉悟咋这么低呢,因循守旧,保守落后,不思进取,极其反动,这要在过去,给你打成右派算轻的,弄不好就把你当成反革命了。“
“哈哈哈......”凌宗盛话音刚落,凌四海与小唐师傅就憋不住大笑起来,弄得凌宗盛也跟着笑起来,笑声中,不知不觉,小车通过连接两村的小石桥,车轱辘开始碾压在老家村子的地面上。随后看见,跟邻村一样几乎看不出变化的自个儿村的村貌时,凌宗盛再次大发了一番感慨,自然更激动了。
“哎~~小唐开慢点,四海,你看前面,那不是你赵叔(赵龙盛,村党支部书记,比凌宗盛小一岁)嘛,另一个好像是你宗聚叔(凌宗聚,村委主任,跟凌宗盛同岁,仅小俩月),俩人好像在向咱招手呢。”车子往东刚驶过石桥,尚未开进村里,透过前车窗,倒是凌宗盛先于凌四海发现,约百米外的村头路北旁站着两人熟悉的身影。
“呵呵,正是他俩!爸,不会是专门欢迎咱的吧。”或许凌四海眼睛一时开小差了,没注意前方,但他随即一眼就将前面那两人给认了出来。“嗨!唐师傅快马加鞭冲上去呀!呵呵。”凌四海立刻来了情绪,这两人不仅是他的长辈,也是老朋友呢,他左手“啪”地拍打了一下司机小唐的胳膊(唐师傅给凌宗盛已经开了好多年车了,与四海一家处的很好,跟自家人似的。)催促道,接着便挥舞着双手唱起了电影《青松岭》插曲:
“长鞭呀
那个一呀甩呀
啪啪地响哎
……沿着……”
“吱......嘎”一声,没等凌四海唱上两句,车子即稳稳当当停在了早就迎上前来的赵叔和宗聚叔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