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二章  老凌的婚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章

“哈哈~~翻过‘回龙观’就能看见老家的山喽!”

温煦的春风里尽是松脂花香的味道儿,给丽阳追逐着的一辆海蓝色客车约隐约现层层叠叠攀爬于弯多坡多名曰‘回龙观’r市西部大山里的盘山公路上,坐在车里的凌四海一如从前将头如长颈鹿般伸出车窗外旁若无人地如此喊道。他每次路过此处都这做派,既醉心于这山高谷深的幽静景致,又抑制不住即将见到老家的激动心情。

从青岛回家后的第三天,凌四海便借机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同时偷偷去趟凌翎家。快两年没见着爷爷奶奶了,着实想得慌,从前他每年至少回一趟老家,他与老家的情结不是一般的深切;这次回老家,顺便将自己辞职的事儿告知凌翎父母,一周前,他已将自己辞职并上班的事儿写信告诉了凌翎。

这不,今儿吃过早饭后,凌四海搭乘姐夫的专车(姜大刚一个多月前刚被提升为市政府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去车站坐上了八点多开往老家赵家河子的客车。去年老家村子终于通上了客车,一天好几趟呢,以前客车只通到镇上。而且由市里去老家的那一段山路,两年前拓宽取直了不少,一年前又硬化了,沙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路况明显改观,再不用担心开着车窗,尘土飞扬了或遭受途路颠簸之苦了,如今坐车回老家比从前顺畅舒适多了。

“哎~~海儿,今儿跟我去镇上赶集去吧?!”回到老家后的第二天,凌四海匆匆吃完早饭,撂下饭碗,起身刚走出锅屋(厨房)门口,准备去邻村凌翎家时,不想给尚端着饭碗的爷爷喊住了。

“赶......集?爷爷,我不去了,昨介儿说好跟伙计儿玩去。”凌四海驻足回头对爷爷谎称道。

“回头再玩嘛,咱去集上哈(喝)猪肺汤去,如今那汤做的越来越好吃了。”爷爷见凌四海不想去,当即端着半碗玉米糊度(粥)从饭桌旁站起来道。爷爷果真厉害,一下子擒住了凌四海的软肋,他晓得凌四海最爱喝猪肺汤了。

“啊~~猪肺汤!呵呵,有年头没喝啦!上次回老家时就想喝,结果没喝成,等坐上回城的车,这才想起,后悔死了,嘿嘿。”凌四海一听说猪肺汤,立马瞪起眼来,肚子里的馋虫接着骚动起来,嘴巴也不由得吧嗒起来。

“怎么?今儿大集,跟爷爷一起去吧,告诉你,过了这个村可就没那个店儿啦,你可别再后悔喽!呵呵呵。”爷爷见凌四海一副馋相,喝下一口糊度,咀嚼着不慌不忙地道,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那......”凌四海忽然想起还有比喝猪肺汤更重要的事儿,得去凌翎家,一时犹豫起来,但随即又想,去凌翎家大可不必瞒着爷爷吧;这样,先去凌翎家,然后再去赶集喝猪肺汤,顺道儿的事儿,两不耽搁。想毕,凌四海很痛快地答应了爷爷,但并未提及去凌翎家的事儿。

随后,九点多钟,凌四海跟爷爷一道儿赶集去了。等走上村西头连接邻村凌家河子村小沙河上的石桥时,凌四海才跟爷爷通了气儿,想顺道去趟凌翎家,爷爷听说后,使劲儿吧嗒着含了一路的烟袋锅子笑着点头应允。可随即扑了个空,当凌四海与爷爷两人来到凌翎家大门口时,只见大门紧闭且上了锁,问及邻居,说是去一家人一早就到镇上赶集去了。

“嘿嘿,说不定儿,咱在集上能碰见他们呢。”凌四海摇摇头阴沉个脸跟爷爷一起离开凌翎家,咋这么巧,这是第二次吃“闭门羹”了,爷爷见他这样子,再次使劲儿吧嗒了两口一直含在嘴里的烟袋锅子笑着安慰道,“今儿又不是山集,人不会太多,就那么大点儿地,指定能遇见他们。”

听爷爷这么一说,凌四海脸上立马重现出笑容来,随即像从前一样双手抱住爷爷的左胳膊拽着爷爷快步赶路,爷爷吧嗒了两口早就抽不出烟熄了火的烟袋锅子,右胳膊向上挎了挎柳编空提篮,爷俩欢天喜地奔向镇里。

通向镇上的羊肠小路在地上画了个长达3里多的反s状儿,这段儿小路看着又像蛇一样穿过村庄,绕过田野,漫过小河,沿着公路,最后拐进镇里。不过集市并不在镇里,而是处在镇南公路北边临近小河边的一片低洼的杨树林地里,集市占地不大,比一个足球场稍大点儿,平常逢五十(阴历逢五或十的集日))的集市连一半的用地都占不满,不过赶上山集或年集,状况就大不同了,场地常常给集塞得爆满,有时还不够用,市面儿都蔓延到河边,甚至越上公路“占道经营”,将本来仅有两车道的公路硬是给占去一半,严重堵塞了交通。

集市里的摊贩大都席地摆摊叫卖,基本没啥固定的诸如柜台之类的建筑物,只是临近河边有几个用山石堆砌的简易灶台,这便是集市上专门辟出的一块饮食摊位,要不是高高的烟囱昭示,这儿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其中就有一家常年专门经营猪肺汤的饭摊儿,也算是老字号了,至于这家或这类摊位在此延续了多久,没人能说得清楚;据说,反正自打明末清初此处集市出现后,它应运而生了,至于是否乃祖传的独家经营,人们并不在意,来这儿赶集的人们只在乎这儿猪肺汤味道儿的孬好,还好,味儿一直很正,鲜美到家。

临近中午,凌四海与爷爷在集市上买好东西逛完后,便闻味儿直奔这家卖猪肺汤的摊位上来了。不过晚来了一步,摊位已经人满为患,岂止座无虚席,两张近三米长一米宽灰褐色的原木条桌硬是坐了三四十号人,可是人挤人,连只手掌都插不进去,另外还有十几个打站票的,以及干脆席地而坐的二十多个人,可见这家生意有多火爆,由此也不难理解凌四海对猪肺汤的酷爱了。据说,对他家的猪肺汤中意的并非仅有“乡里巴人”,还经常引得“阳春白雪”式样的城里人或公家人纷至沓来,味道儿早就由山沟儿飘到了城里。

经过一番耐心的等待,大约过了二十分钟,凌四海与爷爷才每人端上了一大碗热气腾腾鲜香馋人的猪肺汤。那盛汤的大碗质地乃黑不溜秋的土陶,碗大的吓人,可称得上海碗,比普通的汤碗都大,汤盛的满满当当,稍端不平,就会溢出,浑白的汤中点缀着些许翠绿的香菜茎叶,蒸腾着的热气裹挟着猪肺特有的肉香扑鼻而来;当然,这种香气早就给凌四海领教过了,他与爷爷离这个摊位尚有数十米远时,扑面的风儿就给浸入鼻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