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仙界引路人
众生,我国唐朝时期出现的词汇,在之前称为“有情”。原文出自《杂阿含经》卷六。佛告罗陀比丘:“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佛所说的有情,众生,一般指的是具有物质身体,以及与物质身体相应的心识,能够完成对应生理和心里活动的生命。类似于人们所说的“动物”。
至于植物,植物是工业有情的阿赖耶识共同化现出来的,植物没有“我”这种心识。属于无情物,所以不能说是有情众生。
佛的众生观念,指的是佛对宇宙内,处在轮回状态中的生命形态的认知。佛所说的生命形态,一大部分是人类所不知,不见的。也是现在人类以现有知识,经验难以理解接受的。而且生命形态千差万别,但是根据所有有情生命形态的生理,心识特征,可以笼统的分为六大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六道众生”。
大概概念,下面分开描述一下
1、天道
天道的众生称为天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神仙里的其中一部分。欲界,se界的天人,很殊胜高大,而无se界的众生没有物质身体,只有精神存在。
除了无se界,所有欲界,和se界的天人的身体,所住的环境,宫殿,都是由很细微的物质组成,比如光子。而且寿命极长!虽然很牛,但是却没有超越生死,一旦天福享尽,还是要继续轮回。
2、人道
人,就是人类,我们人类,虽然风俗不同,但是身心类似。意识非常发达,能够理解非常深奥的哲理。所以人类能够创造灿烂的文化。
关于人类的起源,说法非常多,女娲造人,神造啦,达尔文进化论……非达尔文进化论……
关于佛的说法,参考前面成劫的叙述,在物质世界形成以后,有情众生的心识于物质相应。就有四禅光音天的生命陆续演化成有物质身体的生物。
人类比起其他类的众生,有着心性刚强,博闻强记,思辨严密,有苦有乐的特点。
人类是胎生,需要借助父母给一个起因。(无始因果,凡事都有因,因找不到最初的头,参考前面的概念)
3、阿修罗
阿修罗成分是非常复杂的,里面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都涉及(详见《楞严经》卷九)。在这些众生重有一类习性傲慢无礼,嗔恨心重。其中天道的部分,就是凶神恶煞。常常与天人征战。
畜生中的修罗,比如龙,神兽,麒麟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