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形象、气质、修养比起三年前判若两人。
久久注视后颜边喜把眼前这人迁移到三年前的样子。
怎么叫颜边喜一下子认得出哥哥呢?三年了他们从未打过照面,在他们分开时哥哥还没有变声,还是个孩儿形。
再说颜边喜对他们父子俩恨透了,试问有哪个人会常常想念他恼恨的人呢?即使狭路相逢都不拿正眼去瞧对方的,恨让她偶尔想起对方时也会把对方想得很丑陋。
当然颜边兆的那张脸就是化成灰她都不会忘记,但是那嘴脸是他少年时的,是过去的,是很久以前的。
话又说回来她是深深地恨他们父子俩,可毕竟不是什么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化解了一些淡忘了一点,提起他们时也许会咬牙切齿,不提起他们也就若无其事。
还有这一路生活中喜怒哀乐、甜酸苦辣够颜边喜去品尝、应付、受用了,她没有闲功夫去想那对父子了。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颜边喜对眼前的颜边兆生疏。
颜边兆与他的老妹恰恰相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受着少爷待遇。
没有生活的艰辛和压力,他一门心思钻书,满脑子装着功课。
他接触的人只有父亲,少有的几位老师、同学,因而真正从他心里走过装进他心里的人就那么几个。
班上四十八个同学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有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不见得能把他们的形和名一一对上,他从没同哪个女生主动说过话,女生在背后怎么议论他来着:“书呆子,深山老林里的榆木雕的木头人。”
同他旁边老留着一个老妹的位置一样他的心里一直有个地方装着妹妹,老妹一直跟随着他一刻也没有离开过。
在他懒惰的时候老妹站出来提醒他:成功=九十九份勤奋+一份天才。
在他畏难时老妹对他宣读: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在他灰心失意的时候老妹鼓励他:失败是成功之母。
在他取得成绩而沾沾自喜时老妹告诫他: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在他被一个难题搞得焦头烂额、心急火燎,要是面前有个铁锤他真要用铁锤敲开自己那花岗岩脑壳的时候,老妹用拳头捶打脑壳以头撞墙的情景叫他发笑:老妹,你就不要采取迂回战术?有什么指示照直说。他的脑子经这么一轻松一愉快一转换,嘿,又灵动了。
老妹伴他读书伴他成长,三年来在他的想像、思念中长大,一天比一天完美。今天他见到的妹妹正是他想像中的妹妹,不,他的想像力哪及得上造物主的构思啊!
呀,他该如何形容老妹的美呢?“赛若天仙,媲美西施---”这些都是空洞词藻,“羞花闭月,沉鱼落雁---”实在但不具体。
书到用时方恨少,颜边兆有点自责自己文学修养太肤浅了。不过有情可原,他一心钻进理科里,钻研考试科目的时间都少了哪有时间去看课外读物呢?
中国的四大名著,除了有些章节在语文书上的读过外其余的他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外国名著了。
你说他的脑海里根本就没储存什么文学养分这会儿怎能搜索出漂亮的精彩的语句形容出老妹的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