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默认卷_0157 杨鸿泽进大观园  突出商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好耶!”杨泽同拍着巴掌叫好,去年的时候,他也尝过,一直念念不忘。

邵晓彤怕王敏芬累着,吩咐杨泽同“好了,都五岁了,还要人抱着坐。快点下来,自己找小椅子坐。”

杨泽同听到妈妈的话,想要下来,却被王敏芬制止。

“我孙儿好久没抱过了,让我再抱一会儿。”

王敏芬都这么说了,邵晓彤也不好再说什么。

“你们年轻人都喜欢上网,在乡里扶持下,我们每年了八百块,开通了网络。”王敏芬刚说完,杨鸿泽就拿出手机,果然有WIFI信号。

“多少兆?”杨鸿泽问。

“不知道,反正你爸一直用手机看电视,不再用电视机看了。”王敏芬回答道。

“我感觉变化很大啊,浴室都有了。”杨鸿泽感到吃惊,父母除了那次后,再也没问他要一分钱。

“厨房翻修了,屋顶翻修了,专门修了个浴室。你们住的地方,我们也给你们换了全新的一套。”

“钱哪里来的?全是乡里扶持的吗?”

“乡里有部分扶持,我们自己也拿了钱。你们注意到屋旁边的茶田没,那是乡里牵头,我们和茶叶公司直接签的合同,茶叶直接给茶叶公司。”

听老妈这么一说,杨鸿泽迫不及待去看一看,“老婆,要不要去看一下?”

邵晓彤早就想去看,听杨鸿泽这么一说,立马站起身。杨鸿泽在前,她在后,两人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一样,看自己的家。

厨房翻新后,墙壁修了像城市一样的碗柜。

杨云哲正在往灶里添柴,灶上大锅里热水“咕隆咕隆”的冒着热水,热气和香气顺着大锅盖四周溢出。

邵晓彤最关心的还是浴室,浴室修在厨房旁边,走进去一看,和自己城市的浴室一模一样。

乡下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厕所修的很差。

邵晓彤为此几次皱眉,这回也改观太多。从浴室出来,走出屋子,看着吊脚楼底层有两间屋子。

屋子外面是白色瓷砖,原先那个位置,曾是厕所,现在想来也是厕所。

“我们也修了,和你们津阳的家卫生间,只是用的是蹲式,没有用马桶。如果你们不喜欢,我再换。”杨云哲介绍道。

其实不习惯,主要是指邵晓彤,她一直生活在城市里。

“很好啦,不用换。”邵晓彤笑道。

“变化很大!”杨鸿泽感叹道。

两人又从厨房,回到砖房旁边的屋子,那里以前是火塘屋。现在只能是放杂物,穿过堂屋,到平常看电视的地方。

房间左侧摆放电视,彩电还是杨鸿泽出钱买的,右侧是一套崭新的沙发。电视机和沙发之间,是一张四方桌,桌上摆着麻将。

这间屋子的左侧隔壁房间,就是杨鸿泽以前住的房间。推开门,打开灯,床已经换成了双人席梦思。

席梦思靠左侧墙,席梦思旁是张摇床,再往右侧靠墙是书柜。

书柜里都是杨鸿泽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的教科书,作业本、日记本和买的书。

书柜右侧,也就是靠近进房间的门,是大梳妆台。邵晓彤嫁过来的时候,公婆专门找本地木匠做的。

这么多年过去,依旧结实、美观。

出了住的地方,电视房左侧有个门,从那里出去是走廊。走廊设有半人高的栏杆,以前杨鸿泽小的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耍。现在走廊走不通了,设有楼梯,通上三楼。

站在走廊,眺望对面,只见白皑皑一片,还有蜿蜒的公路。

“变化真大啊,我小的时候,家里用的是广播。其实就是一个大喇叭,后来有了收音机,再从小变大,直到后来有黑白电视机。”

“黑白后就是彩电,我印象特别深刻,那个时候附近只有我一家有,好多小伙伴都来看电视。”

杨鸿泽止不住的回忆,邵晓彤认真的听他说。

“彩电之后,是模拟卫星接收机,再就是数字卫星接收机。”杨鸿泽想起过去,哈哈大笑。

“别聊了,吃猪头肉啦!”杨云哲一声喊。

杨鸿泽和邵晓彤关上门,走向厨房。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