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一刀两断  众妙之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小家伙模拟出凄厉恐慌的人类尖叫声,然后弄出一堆电火外带一缕黑烟效果。

“啊!我死了!”

于是就一动不动躺在地下装死尸了。

“你怎么做到的?你不是把电子都嵌在质子缝里了吗?那按理说你就不该拥有操控静电的能力是吧?”

小贤者一动不动好像真死了。

李锐用手指头捅了捅小家伙。竟然纹丝不动。这米粒大的家伙也有着泰山般宏伟的质量。

然后……

完全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小水滴瞬间从正中间裂开!一滴变成了两滴!

李锐目瞪口呆!

愣愣地检查了一遍自己手中所持的青铜剑――很平凡的古代浇铸物外加很粗糙的打磨工艺。

就这老古董竟然可以破坏电子简并力场?这很不科学!也很不魔法!

一定是被小家伙忽悠了吧?

心想某小贤者恐怕是演技派的,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一见到古剑当头劈下,那家伙便十分恰到好处地自行裂开――就好像捧哏的演员。

基本上只有这可能性才说得通。

可是李锐仍然疑惑不解:这裂开来的本领,跟他所听说过的电子简并力场完全不同啊!

也不知道是哪里得来的科普记忆,反正锐哥依稀记得书上说过电子很活泼。只需非常微弱的电压就可以让半导体电子流动起来产生弱电。但反过来讲地球村乃至于整个太阳系内密度最大的物质体其密度也大不到哪儿去。

也不记得是哪位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说法做了比喻。就好比质子和质子之间决不可能像打包盒饭一样把若干饭粒之间的距离紧压到滴水不漏的程度。必有间隙而且还是蛮大的间隙。

即便锐哥只有初中生的常识而且这些常识还都是体育老师教的,他也能够想到――嗯!就是电子云围绕原子核旋转的那种模型。他知道那并非真相仅仅只是通俗易懂的中学教育适用款示意版模型。

然而无论模型准确与否总之有一点是不用怀疑的:物质密度哪怕再大,原子核与核之间存在十分空阔的空间,电子们就在这片广阔天地里旋转着。

问题首先就在于多大的力量可以压缩这个空间。

科普君提供的说法好像是很难很难压缩。

虽然并不知道具体是为什么。但锐哥觉得科普君说得很对。

原子核与核之间的间隙留给了电子。电子虽然在逸出模式下非常容易被人摆布(x光就是最简单的实例,电子的某些特性早在维多利亚时代就早已不是秘密)。

然而在维多利亚时代之后人类忽然意识到电子在简并态模式下坚不可摧!

证据就是你永远无法改变已知物质的密度。密度不能任意max那就意味着电子旋转的空间,拥有难以想象的巨大斥力力场。

若非如此的话一切物质的密度都应该趋于最大化。事实上自然界绝大多数物质体的密度都属于中庸。不是太密集也不算太分散。

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奇幻与科幻书中yy出来的力场护盾还真的可以有!

电子简并态李锐根本不懂。但他知道电子云被压缩到某个程度后,一定会呈现出可说是超级玄幻的力场护盾效应。

这个抗压或者说斥力或者说成是护盾的的效应……必将使得电子的旋转运动在高压环境下继续存在――这个过程完全无视来自于外界的巨大压缩力。(否则的话随便压一压水就变铅那不是太过玄幻了么?点石成金真的可以有么?)

对于地球人类而言,想得到这些已经不算白痴了吧?起码也可说是深明大义!

然而小水滴似乎对此不屑一顾……

作为早已成功将电子压缩到质子之内的超凡大能者(之子),小水滴的确有资格瞧不起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