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秀看见时,还有些唏嘘,也就是八十年代能看见如此怀旧的装束了。一旦改革再深入一些,这些旧建筑都得拆除,一处处高楼大厦都将拔地而起。
她有幸见证了这风起云涌的时代。
陈娟仍在感慨,“如果不是仔细调查过后,确认过真实,我真的很难相信,您会是华国难得一见的百万富翁。”
随着童秀声名高涨,安省妹儿瓜子再次出现销量狂潮,还有许多外省商家慕名而来,工厂再次招工,几乎是日夜连轴转,销量一路高涨,足足翻了十番。
真真应了童秀当时所说,童庆生这么一闹,替她省了百万广告费。
在昨天,妹儿瓜子毛资产已接近两百万。
哪怕与秦东方分成后,童秀也有近百万资产。
在八十年代,资产百万比后世资产过亿都要令人震惊许多。更何况童秀才十七岁。也难怪见多识广的陈娟都忍不住惊讶。
“侥幸罢了。”童秀却不想居功,“那么就拜托陈姐了。”
她今天约陈娟过来一趟,是有事相托。
现在她的声名正盛,正是将名声变现,实现妹儿瓜子拓展到京城,并开辟新的产业的最佳时期。这需要大量的宣传。
但这件事不能由她来做。
一来是容易有自吹自擂的嫌疑。
二来是不符合大众对她的期待,她毕竟是个学生,在改革开放初期,风气未开。大家对学生经商是非常忌讳的。
但由陈娟来做就挺好了。
身为媒体,她本身就带有权威性,容易让人信服。借着媒体这平台,她也能更客观的普及童秀的经历,主打卖惨,让大家接受穷学生为学习而经商的事实。
这并不算贿赂媒体。
陈娟所报道皆为事实,她本人也是接到了主编命令采访童秀的。两人才约在这茶馆里见了这一面,顺便进行了一个采访。
两人商定好细节,陈娟急于将报道成型,赶这一波热度,很快离开了。
童秀却仍在茶馆里,坐了一刻钟,等到了另一个人。
秦东方。
早在两天前,她就给家里打了电话,让秦东方过来了。她要忙着见媒体、考试,见季爱国夫妇,租门面寻找生产线的事情只能交给他。
秦东方走得太急,猛灌了一口茶,这才道:“秀姑娘,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童秀挑眉:“都说一说
。”
“好消息是真的天大的好消息。”秦东方道,“京城城外一个老派国营饮料厂因为经营不善,年年亏空,愿意将厂内七条生产线低价租赁给我们,价格只要一年一百块?”
童秀惊讶:“这么低?”
秦东方也表情严肃:“我也觉得很奇怪。但我请人仔细检查过,这些生产线都是完好的,可以直接生产的,不知道饮料厂为什么愿意让出来。”
童秀皱眉:“坏消息呢。”
秦东方吸了一口气:“秀姑娘,咱们俩谈好的三个连在一起的门面,被一个年轻女人了高于市价的三倍买走了两个,合同都订了。”
“买走的那人好像还是故意的,说什么让秀姑娘你别想在京城张狂。”
童秀有了一些明悟:“那人叫什么?”
秦东方道:“她说她叫宋桐琴。”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