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想起2008年的最后一天,说实话,我已经完全忘记当时有没有和好朋友一起跨年,到底做过什么在当时看来兴奋或有趣的事,甚至可能根本什么都没有发生,我只是相安无事地坐在寝室的床头,闭上眼睛等待新一年的到来,周围很安静,隔壁床铺已经传来室友熟睡的呼声。
这就是我记忆中早已模糊的2008年,那一年,我18岁,刚刚参加完高考,从重庆到湖南,假装自己要开始人生的新篇章。
如果我没记错,2008年也是非常糟糕的一年,那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虽然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但也遭受了年初南方大雪灾、年中汶川5.12地震、以及三聚氰胺毒奶粉的曝光,虽然那一年北京举行了有史以来最为盛大的奥运会,甚至中国健儿拿下了史上最多的金牌,但是依旧无法掩盖2008年在国人心中,是特别糟糕的一年。
而对于我来说,2008年,我和喜欢的人分别,高考失利,对于一个常年置身在封闭校园的学生来说,这两件事无非晴天霹雳。放在十年前,我会经常说,那一年对我不太友好,但好歹过去了。
今天是2018年的最后一天,我相信很多年轻人和十年前的那批年轻人一样,会悄悄地问自己,明年会更好吗?还是会更糟?
如果不是由一系列的社会大事件来帮我们铭记过去的年份,其实对于我们而言,逝去的时间不过是加快了我们新陈代谢与衰老,而真正在你记忆中的那些值得回忆的瞬间,都变成了模糊不清的画面。我们习惯性地把年份折换成自己的年龄,那一年我多少岁,在我身上发生过什么样的事,那一年的我过得很好或者很糟,所以那一年对于我而言,是幸运或者灾难性的。
第一次看《回到未来》第二部的时候,是中学时代,当时电影的时间设定在2015年,电影里,2015年,汽车已经在空中行驶,2015年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未来,是无法想象的一种幻觉。然而2015年终究到来了,汽车没有飞上天,大家还是按部就班的生活,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甚至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我们变得更好了吗?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只要没有让人变得富裕,变得活得更自由自在,活得更像自己,大家都很难对自己说,这是更好的一种生活。
归根到底,好或者不好,其实和年份无关,和自己有关。
2018年在很多人看来,“丧”已经是一个不能代表的形容词,但如果你有写年终总结的习惯,你回头去翻2017年的日记,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未完成的事情很可能还是未完成,抱怨的事情还是在抱怨,而那些一成不变的日子,没有因为年份的叠加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慢慢我们才意识到真相,所谓“成为更好的自己”,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你今年立下明年的flag,你就能立马焕然一新,成为和过去那一年完全不同的人。
2008年的时候,我只有105斤,这个数字我印象深刻,那时候我经常因为瘦弱而遭到白眼,所以力图要改变自己,希望在某个暑假之后回到大家面前时,让大家惊叹不已。
所以从那时候我就打算了要健身增肌的想法,然而,真正进入健身房锻炼,却是2016年的夏天,长达近8年的时间,我都只是在幻想更好的自己。付诸实践,永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105斤艰难增加到现在的112斤,我竟然用了如此长的时间。
我不是在炫耀自己的体重,对于瘦子而已,这不是炫耀,甚至很多时候是一种耻辱。而我想说的是,你看,原来我们要让自己有那么一点点微小的改变,都要花费巨额的时间去达成,所以,年底那些未完成的事情,你也就不必真的那么在意(在意之后,又能改变多少才是关键)。
2018年,就大环境而已确实糟糕,甚至很多行业都面临着挑战,但岌岌可危永远都是机遇并存的时机。就像姜文在《十三邀》里,许知远问姜文,时间的长度对来你说重要吗?姜文说,不重要,应该说是感觉不到。姜文说他对未来是特别有信心的,几千年前都不断担心未来,今天的未来没那么差,人没多大力量,人毁不了地球,也救不了地球,你能把自己收拾好就不错了。
事实也不过如此。
2008年的时候,我18岁,刚刚成年,迫不及待一脚踏进成人世界。
2018年的时候,我28岁,距离30岁还有2年的时间,然而过去那种迫不及待的感觉却慢慢消失了。
而这十年来,这种态度的改变到底是什么原因?
其实到头来,人害怕的,不过是让自己失望罢了。
2019年要到来了,会更好吗,还是会更糟,其实不是问的世界,而是问的自己。
2018年,我没有交出什么新的作品给大家,甚至公众号也时更时不更,但对于我自己而言,我悄悄写好了新的作品等待出版,长期健身让自己的身体终于有了点像样的线条,终于如愿在欧洲呆了半个月,又重新捡起了自己丢弃多年的绘画。最重要的是,我慢慢放下了当下流行的那种焦虑,那种眼看快要步入30岁大关,却还距离梦想很远的焦虑,这是2018年最大的收获。
如果有一天,我们愿意把失去当作是腾空自己,来接纳新的生活到来,我们心里的角落应该会明媚很多。
所以,来年更好还是更糟,从来都是自己决定的。
重要的是,如果有一天,请回答2018的时候,你可以说,那一年我xx岁,我过得没那么好,但也不如想象中那么糟糕。
宁愿当我们在意那些失去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记起我们的一些获得什么,重拾了什么。
希望来年的年底,能够学会更乐观一点,从容一点,我想,应该是比立下flag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关于70年代的事情,可以说对于一个90后的我完全陌生,不能切身体会当时的知识分子到底遭遇过怎样的残酷的虐待,也不清楚在那个人人惶恐的年代,到底是怎么坚强地活下来的,但是整本书读下来,丝毫不影响我去理解,甚至带着好奇想要了解更多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背景。
就是这样,那些平凡无华的每一个瞬间,就是平凡人每一分每一秒的喜怒哀乐都能带动你内心的情感。你不会感觉到这是一个虚假的故事,你会非常相信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中国,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它是你的父辈,你的爷爷奶奶那一代人,双眼中看到过的中国。我们时常听他们讲,当初的日子有多苦,现在的生活有多好,都是言语上的,而当我们真切从影像上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苦,才真正能理解“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