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7、土地老儿  浩然凌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青姑满脸的不信,道:“这么大阵仗过来就为揍你一棍?我看你那红毛鬼还毫发无伤呢,怎么就专揍你!你生前看他老婆洗澡了?”

“说来惭愧,吃了这么大的亏,还不知道为什么!”社神唯唯道。

“他们有没有抢走什么东西?”

“拿走了我社土地的社稷典册!我也在奇怪他们拿这东西能干什么,根本没什么用啊!”社神老老实实的样子,看着有点让人感觉善的人都很木讷。

乾天对青姑道:“看来这里面大有文章啊。”

“何以见得?”

“拿走这些典册,在阴司做出补救之前,进,可以在上面任意涂改,扰乱阴司的秩序,退,可以隐藏典册,使阴司和天上的众神不知道此地生灵的情况,这样一来,阴谋者就可以在此地为所欲为了!”乾天一路走来,分析事情的能力逐渐成长起来,要在以前,这些话只能是从宇轩嘴里说出来。

社神道:“小友说的这些我也想到了,只是有一点小友不知,我等被委派担任此处土地社神的时候,那社稷典册便从我等心头长出,换言之,只要我等没有魂飞魄散,不出旬日,还是能从我等心头长出新的社稷典册!退一万步想,就是我等没有新的典册了,还可以上报水庸神,一级级上报,不出半日就可以直达天听,到那时,他们得到社稷典册也是徒劳。”

乾天一时语塞,青姑沉吟道:“你随虽微不足道,但到底是正道之神,说句难听的话不怕你恼,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他们对你们阴司就没有一丝顾忌?这一招我还真想不透呢!”

社神回过神来,道:“仙姑此来有什么赐教?”

青姑干脆不去费那个脑子,反正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内心里还希望事情最好越闹越大,死的人越多,对她们越有利,于是换了个笑颜指着乾天,道:“还不是为了这个死鬼!他上赶着去死,等不到魂归故里,求到我这了,我答应送他一程,麻烦你给开个路引,我好带着他早进酆都!”

社神一本正经说道:“仙姑法力高强,又和阴司渊源甚深,送进去个把亡魂还不是举手之劳?”

“别捧我!我不吃这一套!从此处去阴司,路上有大小江、湖、河、渎无数,这些个水庸们,生前都是些刚烈豪强,死后更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脑子更都是些榆木疙瘩!我也懒得和他们烦,你给开个路引,我一路畅通,省得麻烦!”青姑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社神笑道:“仙姑恕罪啊,这小哥一看就非我小老儿社土之上的人物,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青姑阴冷道:“少来!我知道你们社神之间的沟通,你只要派门口那鬼卒去他的社土上走一遭便可!你不会是不想帮本姑娘的忙吧!”

见青姑发怒,社神竟不由自主的抖了起来,可怜巴巴的看着青姑,见青姑没有退让的意思,低头想了一下道:“实在不是小老儿不帮忙,只要这小哥的亡魂不到他所在社土上报到,没有当地社神做法将他身上的一丝残魂打入到社稷典册以及路引上,那么开出来的路引没有任何效用,到时候不但要受各处水庸神的排查,更进不了酆都城啊!还有,还有,还有就是万一要是碰见那几位不不好相与的水庸神,闹腾起来就是天大的麻烦!切不可为!切不可为啊!”

青姑一把拽住社神的领子将其薅起来,怒道:“你敢欺骗我!”

“不敢不敢!人间都换了共主了,这也是新兴的法子,小老儿和其他社神一块也议论过此事,听说一是配合着阳间巨变,二是总有些人出入阴司畅通无阻,酆都里的老爷们既觉着失了面子,又害怕有什么势利潜入,所以才想了几个办法,现在可不像以前了,断气就能进阴司,如果没有通过排查,上吊抹脖子死也白死!”

一旁的乾天哑然失笑,道:“这他娘的才是想死都找不到门!”

1、夺舍:南怀瑾先生在《我说参同契》上说夺舍在道家和佛教密宗上都有,有些资料显示中国在先秦的时候就有这种类似于借尸还魂的巫术,不同于借尸还魂的是,夺舍是中阴身或者修为高深的人为了不泯灭前世的记忆,活生生挤掉原来的灵魂自己占了躯体,就像从房子里把主人撵走自己住一样。夺舍法多为夺胎,就是挤掉投胎的婴儿灵魂自己霸占着,大部分人出生后会假装自己是婴儿,那些生下来就会说话的,据说就是不会假装的。也有法术高强的夺成人的舍,这个可能比较难,铁拐李灵魂进入成年乞丐尸体上是借尸还魂,或者叫占舍,没有夺的行为。密宗某些派别中的转世灵童就是一种夺舍,就是活佛为了达到灵魂不灭继续参悟佛法进入到某新生儿身体里,孩子长大了还有前世记忆。据南怀瑾先生说,之所以修行高深的人要夺舍保住自己修为,是因为灵魂重新投胎的时候会在投胎的过程中像苍蝇碰到急转的电扇上,被打昏掉,出生后什么都不知道了。

2、水庸:城隍爷的前身,多为正直勇武的人担当,这主要和他的神职有关系,不管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遗址,还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春秋淹城,古人都有在部落四周挖沟渠用来保护自己的习惯,后来城市出现,就有了护城河以及城墙,用来保护城中百姓,所以百姓希望有一个厉害的角色统领阴阳两界,不论生死都保护着自己,所以历来都是些猛人当城隍。据记载在周朝的时候水庸就是八腊祭的八神中的第七位,另外几位是神农、后稷、井、堤、昆虫、农民、猫虎(古人臆想的保护农业的神,估计和猫吃老鼠,老虎吓跑其他野兽,从而保护粮食和庄稼有关系),从这几位大神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保护农业以及百姓日常生活的神。城隍出现在三国时期,直接就取代了水庸神的地位,到明朝的时候朱元璋更是封了省级、市级和县级三级城隍官职,将城隍的地位砸实了,以至于凡是有城处必有城隍,一直兴盛到清朝。另外:龙山文化城墙遗址有杀生祭祀,可能就是祭祀守城之神,很可能后来的城隍祭祀就是从这发展来的。据五代杜光庭《道门定制》卷二所载,城隍管死魂灵,道士给死人建酷超度,要向城隍庙求取“城隍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