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方皇后在这里自然知道天兴帝的两个不敢是甚意思,可宋嫔少年入宫,从来叫天兴帝当玩意儿养着,纵然儿子都已成年封王开府,却还是听不懂,一时回答不上,惹得天兴帝更是恼怒,便是她脱簪请罪也拦不住,眼睁睁瞧着天兴帝抬脚出去。
宋嫔本已是十分羞愧委屈。今日再受这一场羞辱,简直好说句羞愤欲死,直哭了半日,胸口仿佛一块巨石堵着,连着午膳也没用,昏沉沉睡了半日,到得晚间就头脑就涨涨得疼。宋嫔虽没多少见识,可也知道天兴帝脾性,晓得今日要宣了御医,指不定要叫他以为自家含怨,只得强忍。也亏得宫中妃嫔们常年备有玉屏风一味方剂,用来祛风去邪,固本扶元的,计黄芪三钱、地黄一钱、白芷一钱,把两碗水煮成一晚水,多少有些效用,就使宫人煮来吃了,也算聊胜于无。
晋王得着宋嫔叫天兴帝训斥的消息已是三日后了,便他与宋嫔是嫡亲母子,可他到底成了年,没有贸贸然往后宫跑的道理,总要请天兴帝与方皇后的旨意。天兴帝那里,晋王是才莫名受过训斥,心存畏惧,不敢贸然上前;而方皇后那里,虽是常年一副慈母样儿,可晋王心上明白,这位嫡母瞧自家不入眼呢,很不愿在这个节骨眼上叫方皇后叫抓着疏漏,回头又添罪名。所以就使晋王妃来探望,一来儿媳见婆婆,理所应当;二则,方皇后素来慈爱,怎么能为难个庶子媳妇呢?
果然如晋王所料,晋王妃在方皇后处点了个卯就退了出来,往宋嫔处来。
一见宋嫔的面儿,晋王妃就抽了口凉气,却是宋嫔从前那样杏眼桃腮一个美人儿,便是从贵妃位降到了嫔位也不见多少憔悴,可这十数日不见,竟是老出了好些岁,脸上都有了细纹,一下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好一会才问:“母妃这是病了?如何不宣御医呢?”
宋嫔叫晋王妃问了这句,眼泪险些又落了下来,好容易才咬牙忍住,拉了晋王妃进到内殿,婆媳两个携手坐在一处,就把天兴帝那些话与晋王妃学了,尤其那句惹得天兴帝冲冲大怒的话,又说:“我原先不明白你父皇好端端问这个作甚,前儿才晓得,他可是从我们贤良淑德的皇后殿下处来的!”
方皇后自家死了儿子,余下的诸皇子都不是她生的,可都要唤她一声母后,便是日后做了皇帝,也只好尊她为太后,生母只能为太妃,哪个做皇帝与她有甚关系?要她这样作弄!只这话再给宋嫔一个胆子,她也不敢说出口来。
晋王妃听说,只得把好言来劝慰宋嫔,又说下个月即是天兴帝万寿,到时上个贺表,她又无过犯,这事也就能揭过去了,只要她在宫里好好的,晋王殿下在外也就安心。
宋嫔心上想见的是儿子,见着儿媳已有几分不满,再叫她这样不轻不重地安慰一场,哪能过得去,连着晋王妃也埋怨上了,不好说她不帮着自家说话,就拿晋王子嗣说事,要晋王妃不要嫉妒,安排些姬妾伺候晋王,凭她哪个生下儿子来,抱在身边养大也是一样的。
晋王妃叫宋嫔这番夹缠不轻的说话气得手上也发抖,脸上还不好露出痕迹来,咬牙听了,又点头答应。宋嫔看晋王妃顺从,这才满意,偏又说:“你莫要口是心非地哄我。”这话险些把晋王妃的眼泪也气落下来。
也是晋王妃好耐心,还能强堆个笑脸与宋嫔告辞,待得出了宫,在自家车架里,晋王妃的眼泪才落了下来,却又不敢狠哭,怕脸上挂了相引得晋王不喜欢。
回在晋王府,晋王妃听得晋王在书斋,先过来见晋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