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道这人是哪个?怎么对京中贵胄家的事知道的这样明白,偏是对魏国公府的家事一笔带过?难道是与魏国公府有亲有故,气不过宋辽其欺人太甚,所以故意报复?
差了!这人哪里是要为魏国公府张目,这人这些话,分明是把魏国公一家都架到了火上熬!
要知天兴帝这人脾性,最是刻薄寡恩多疑的,岑氏是为着什么死的,他心知肚明,在天兴帝看来便是宋辽年纪大些又如何?便是宋辽成过亲又如何?!莫说他是建康大长公主的亲孙,便只看皇后做媒,也该痛痛快快地将这门婚事应承下来!偏去宁可去死!这不是瞧不上宋辽,这是仗着魏国公与国家有些微末的功劳,连着皇后也不放在眼里。是以对岑氏的不识抬举深为恼恨。
如今民间纷纷传说魏国公夫人死的委屈,传到天兴帝面前,他会怎么想?他又会怎么看?难道会自愧吗?自然是更恨魏国公蒋璋,多半还要对他生出忌惮来。
天兴帝与蒋璋之间裂痕更深与哪个有益?
还不是反王高畅!
却是高畅与蒋璋僵持至今,多多少少吃了些亏,连着吐出了好些城池去,势力小了许多,正是十分头疼的时候,忽然听斥候来报,到是蒋璋军中忽然接到京都急报道是夫人岑氏忽然去世,而后世子蒋存智率领千余人匆匆返京。
高畅也曾在半路伏击,想拿下蒋存智,不想吃了个不大不小的亏,只得暂且退守城中。
回到城中的高畅龟缩不出的时候,不免将事情来回想了几遭,在他看来岑氏的身份在这里,突发恶疾的可能极小,意外的可能倒大,而蒋璋身在营中,要是天兴帝知道他疑心了妻子之死还能信得着他吗?还敢信得着他吗?
高畅想定了主意,就将他手下顶得用的一个斥候宣了来。
这个斥候姓个候,偏还生得一副尖嘴猴腮的样貌,房里还养了只猕猴,是以人都以猴郎君叫他。这位猴郎君虽然样貌不出色,却是生了颗七巧伶俐心,惯会察言观色,善能弄小巧口舌,遣他往京中散些谣言再好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