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五章长庚  御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位监军是宋太后母家侄儿,姓个宋,双名长庚,听说是文武双全,说起兵书来,可说是头头是道。不想打仗这回事,正是“兵无常势”,哪有拿着兵书生搬硬套的,不想宋长庚叫人奉承得昏头,只以为自己是不世出的将才,如今得了机会,正该大展长材,什么“悯太子遗腹子”,什么“魏国公蒋璋”在宋长庚看来,他们能得着如今的名声成就,不过是与他们作战的人太过无能了,如今正该他来拨乱反正,澄清宇内,平定天下。

是以在傅廷芳提出要堤防高畅佯攻时,宋长庚嗤之以鼻。不独如此,还把傅廷芳从前在高畅手下吃的败仗拿出来说话,问他即能料到高畅行动,又怎么会输给高畅呢?难道从前是养寇自重吗?还是要学蒋璋另有盘算计较呢?

傅廷芳并不是能忍气的人,可如今妻子孙儿们都叫皇后接进了宫,他这里只消有一点行差踏错,她们先要受连累,是以只能忍气吞声。高畅调动左右两翼,傅廷芳也有察觉,依着他对高畅的了解,怀疑是佯动。不想宋长庚知道,执意不听傅廷芳解释,又掉了许多书袋,拿着兵书上记载的某次战役,一方如何设下引蛇出洞之计,将对手打得落花流水;又有某次战役,一名将识破对方“虚者实之”的计谋,将对手主力击溃的战例,一口咬定,以他看来,高畅用的也是“虚者实之,实者虚之”,什么佯攻,分明是主力,而突袭往京都那支才是疑兵!

傅廷芳心上知道不好,可宋长庚是监军,难不成还真能将他扔在一边不理吗?说不得只好苦苦相劝,好在依着大梁朝军法监军虽然有监督军事之责,并没有实际指挥权,到底还是叫傅廷芳说退,依着傅廷芳计划行事。可兵贵神速,他们耽误的这一小会儿,已让高畅中军冲了过去,待要追击,又被高畅两翼拖住,眼睁睁地看着高畅部逼近京师。

到了这个时候,傅廷芳再忠心王室也得想自家后路了。

他和蒋璋不同,蒋璋受了朝廷许多委屈,连着家乡根基也丢了,可说是忍无可忍,毫无退路,他不过与朝廷决裂呢,都有人说他一声“不忠。”朝廷又没如何对不起他傅廷芳,他若是抽身退步,只怕要受尽唾骂,便是千秋万世后提起,也是个怯战不忠之臣。

可傅廷芳自家为朝廷舍命还罢了,要他一家子都折在这里,却是吞不下这委屈!是以一头出迎,一头却做了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安排,他竟是叫傅章偷袭高畅大营。

要说“围魏救赵”是兵家常用的计策,高畅即已出击,主将都不在,要夺他主城也非难事,且夺了主城,许还能迫他回军,是以傅廷芳这计粗看来,倒也十分合理。可奇就奇在,傅廷芳只将陌刀队给了他。要说对敌,这支的陌刀队固然以一当十,可所谓“寡不敌众”扔进大军中也占不了便宜,是以傅廷芳此举不免叫人疑惑。

宋长庚自有疑惑,不想傅廷芳也有应付之策,道是:“高畅即两路分出,为着叫我们相信,绝不敢再分兵的,是以他本部必定没留多少人马。更何况,我们攻其不备,一击即退,人马多了反而容易暴露行踪。”本来宋长庚就是个读书读傻了的,更何况要去偷营的是傅廷芳的儿子,他都不怕他儿子有个意外,他又有什么顾虑呢?是以夸了傅章几句少年英雄也就罢了。

傅廷芳转头将傅章叫到面前,心上不舍,脸上却还要做个如无其事的模样,摆手道:“陌刀队是你父祖们心血,你尽力保全,就算你的孝心了。就是你叔伯们知道,也只有夸你的。”说了摆手叫傅章走。

傅章心上刀割一样,恨不能同傅廷芳说:“有美名又如何,也不过是在人口齿间转一转,又有什么用?怎么比得过我们父子们团圆。”可毕竟知道傅廷芳计较已定,轻易劝不回,而现在又不是啰嗦的时候,是以连一滴泪也没能掉,咬着牙往外走。到得帐外,奉傅廷芳将令,点齐陌刀队,化出一个弧形,朝着高畅后路扑去。

一路也遇着了些零散队伍,陌刀队对上大军要吃亏,可遇上小支分队,收拾起来却是毫不费力,转眼已跑出数十里。若是按照傅廷芳的明令,这时候就要收拢队伍,反插高畅大营后翼,哪里晓得傅章把马一带却是停住了,注目看向众人,平心静气地道:“阿爹使我出来,偷营是虚,放我们一条生路是实。我这就要投蒋伯父去,若是你们不愿跟着我,我许你们自便,脱了盔甲放下陌刀即可。可若过了今日还要反悔,可怨不得我无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