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闹声、脚步声散去。
夜色深深,寂静的院落,沉沉黑暗中无人可见的影子倏忽而逝......
天光蒙蒙,荷华已经早起了,小雪端了热水递过来一条软帕。
“姑娘,今日起这么早?咱们要出门吗?”
“嗯,我出去走走,你不用跟着。”
小雪应下,姑娘时不时一个人闲逛,她早习惯了,转身在柜子里取了件火红狐皮斗篷递给她。
姑娘衣裳素净的多,惟一留了这件火红的斗篷,不仅是因为毛色鲜亮皮质柔软毫无杂质,还因为这是姑娘救了一位险被危墙砸死的商人,人家跪下来送的谢礼。
救了商人一命,姑娘自己却病了好些日子,姑娘说这是拿命换来的,得珍爱着。
穿上火红的狐皮斗篷,从西院出来,荷华径自来到观月楼侧门,院子角落不见阳光的地方还有些积雪未融,春寒料峭,清冽的空气中扑在脸上有些凉意。
北方的初春向来如此,想必江南此时已经繁华似锦吧!
她跨过侧门,沿着清晨静谧的巷子朝东而行。
巷子此刻少有行人,偶尔路过一两个早起采买的仆妇,朝一身火红狐皮斗篷的她望一眼,有惊艳或者嫉羡。
巷子东头有一家不起眼的糕点铺子,铺子的老板是老俩口儿,无儿无女,守着这个铺子度日。
“...婆婆。”
“...华丫头啊,你来啦,快进来。”老婆婆脸上的皱纹笑开了花,又冲里面喊一声:“老头子,快把凳子再擦擦,华丫头来啦。”
“快进来,华丫头...咳咳...天儿冷,别冻着!”有老者颤颤咳嗽的声音在黑乎乎的屋内响起。
荷华进入屋内,掀开斗篷,屋内已经坐着的一个男子转头看过来。
是他?!
荷华微微弯身见礼,在他右侧坐下。
实在是,屋内仅有一张桌子,她无处可避,也没打算避开。
“华丫头,老婆子按你教的法子,新做的,你快尝尝,行不行?”老婆婆将一只白瓷小碟放在她面前,眼中带着期待。
“婆婆手巧,定然好吃。”荷华笑着,声音甜甜。
她拈起一块粉粉的糕点,将小碟子朝卢子青推了推,道:“公子也尝尝。”
卢子青微笑点头,心知她已知晓自己的身份,带着询问看向她,“是什么?”
荷华笑盈盈解说:“这是清凉糕和芙蓉饼。清凉糕是把番薯粉熬成羹,结块后撒上蜂蜜、桂花,甜而不腻,虽是夏日的小食,这个时节也正好消滞去燥。这芙蓉饼是以鸡蛋、面粉、蔬菜、肉为主材制作,还加了去夏收藏的荷花粉,晶莹剔透,口感香糯,入口即化。很好吃的!”
卢子青拈起一块清凉糕,入口细腻丝滑,带着淡淡的桂花清香,沁凉爽口,果然不错,又捡了块芙蓉糕尝了。
“婆婆手艺真不错!”卢子青真心夸赞,他生在江南,喜食甜食,小时候母亲总会给他准备各种糕点。
“不是...不是...都是华丫头教的。”老婆婆连连摆手,得了夸赞还是很开心,又道:“丫头、这位公子,你们稍等,我去给你们做面条。”
老婆婆煮的面条很好吃,这才是荷华清晨寻来的原因,公子怎地会在这里?
荷华瞅了他一眼,卢子青也正看过来。
昨日一曲歌毕她转身就走,不像其他姑娘们借着打赏的喧闹在台上久久流连,朝宾客们暗送秋波。
既不为银钱,她在观月楼所求为何?
都说观月楼的东家神秘长得俊,长得俊已亲眼得见。神秘嘛,是有点儿,比如他竟也知晓这婆婆做面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