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其乐融融,吃了一个团圆饭。
“小鸣,这些年你过的好吗?”
饭后,刘淑华拉着丁一鸣的大手,眼含泪花,看着自己的儿子,黑了,壮了,长成大人了。
“好!”
丁一鸣咧嘴一笑,点头答道。
对于过往,丁一鸣并没有多说,丁大山在边上闻言,长叹了一声,儿子刚失踪的时候,他夫妻俩放下工作,找了整整两年,一点音讯都没有,左右邻里当面虽然不说,但背后都在议论,他的儿子找不回来了,毕竟这个看似太平的社会还有很多黑暗面,例如器官买卖,国外奴隶黑工等等。
儿子这些年在外面显然受了不少苦,既然儿子不愿意说起这些往事,他也不会多问,免得勾起儿子的痛苦回忆。
“好了,好了,别哭了,小鸣都回来了,还哭什么?”
被妻子哭的有点心烦意乱,丁大山嚷了一句,然后转身对丁一鸣说道:“小鸣,回头把身份证补办上,你年纪也不小了,过两天找份工作,好好干,争取早日娶个媳妇。”
“对!你爸说得对,小鸣,回头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
说到媳妇,刘淑华顿时来了精神,连连点头道。
丁一鸣哭笑不得,自己刚回家就被催婚,这也太急了吧?他还没想过结婚呢!
“爸,妈,娶媳妇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说,我刚回来,想好好陪陪你们二老。”
看着爸妈盼望儿媳的急切表情,丁一鸣心中温暖无比,这就是家的感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子女圆满幸福?
“哥,要不我给你介绍一个女朋友吧!我同学,可漂亮了!”
一直在边上以好奇目光打量丁一鸣的丁小溪忽然笑嘻嘻地开口了。
“你这丫头胡说什么。”
丁大山和刘淑华哪里听不出丁小溪在开玩笑,瞪了一眼丁小溪,丁一鸣也笑了,忽然多出一个妹妹,这种感觉……很奇怪!
“大山,听说你儿子回来了?”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乱糟糟的声音,左右邻居来了十几口子。
丁一鸣连忙配合父母出去见人,大伯大婶叫了一个遍,倍感亲切。
街坊邻居围绕着丁一鸣问东问西,热闹了一下午,总算将这些人打发了。丁大山抽着烟,和丁一鸣聊了一会家常,起身说道:“小鸣,你刚回来,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也该累了,在家休息吧!我和你妈要出摊了。”
丁一鸣的家在城中村,也是天海市有名的棚户区‘六里岗’,父母丁大山和刘淑华都是下岗工人,在夜市摆了一个烧烤摊,以此养家糊口。
“爸,我和你们一起去,给你们搭把手。”丁一鸣听父亲说要出摊卖烧烤,当即笑道。
丁大山整理好食材,准备推出三轮车,儿子今天回来了,夫妻俩心里高兴,干起活来浑身是劲。
“小鸣,你就在家里歇着,我和你爸能行。”刘淑华笑着说道。
“妈,我不累,不需要歇。行了,你就别说了,我在家也是无聊,跟着你们去玩玩可以了吧?”丁一鸣说道。
刘淑华见丁一鸣执意要去,心里清楚儿子是想帮忙,笑着摇了摇头,便对丁小溪吩咐道:“小溪,你快高考了,在家好好学习,记得把门关好。”
“知道了,妈。”
丁小溪说着,眼珠子转了转,上前拉着刘淑华的手撒娇道,“妈,哥哥回来了,你可不能偏心哦!”
“你这丫头,瞎说什么,你和小鸣都是妈的心头肉。”刘淑华眉角带笑,手指在丁小溪额头点了一下,小溪是她和丈夫的养女,并非亲生,这丫头一直都知道,毕竟他们夫妻俩收养丁小溪的时候,这丫头已有七八岁,能记事了。
丁小溪很乖巧,让他们夫妻俩很省心,丁一鸣消失这段期间,夫妻俩把全部的爱都给了这丫头。
从某种意义上说,丁小溪的出现,弥补了夫妻俩丢失儿子的痛苦。
“我就知道妈妈最疼我了。”丁小溪嘻嘻一笑,腻着刘淑华说道。
夜市离六里岗不远,在一条宽阔的马路边上,各种小吃琳琅满目,形成了夜市一条街。
丁大山的烧烤摊在夜市也算是小有名气,七八张小桌子座无虚席,生意很不错。
夫妻俩经营这个摊位有些年头了,丁大山负责烧烤,刘淑华负责打杂,忙得不可开交,丁一鸣则在旁客串起了服务员,给客人送烤串和收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