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19)  红尘一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今天的成业算是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他叹了口气后,从抽屉中拿出纸和笔来,开始发泄起他胸中,喜忧相掺的离愁别绪来了。

於是,他提起笔来写下两个字:[送别。]送儿送过小桥头,/莫看溪水向东流,/远处山花红艳艳,/道旁嫩草绿柔柔。/杨柳春风,已经绿遍天涯路,/骄阳夏日,正在照飞万里云。/

慢行行,只怕误了前程,/急走走,又恐短去亲近。/喜的是前程如锦,/愁的是分离在即。/眼见得车水龙马,/耳闻处车笛长鸣。/闹腾腾,尽为旅途客,/嘈杂杂,皆是别离声。/心沉沉,今宵梦醒何处?/意绵绵,别后倦困相思。/怨天公安排不周全,/何必在喜悦之中将愁添?/虽说是,海内知己若比邻,/岂不知,日月催人老容颜。/

猛听得车鸣声中,/道一声;去也。/霎时间,空了心窝,乱了方寸,/慌忙中强装起笑脸。/眼睁睁,瞧着伊人随车远去,/长劳劳,是放不下举着的手形。/道殷勤处,算是殷勤,/说惆怅呀,实在惆怅。/叹一声别去的人啊!/你只留下一路黄尘。/

尝不清酸和辣,/辨不出苦与甜,/品不明咸和涩,/只觉得是一股脑儿向心头塞。/味儿难分,心头熬煎。/别去的人,如一阵风地去也,/这留下的人,却是木呆呆地懵焉。/

谁说是关山难越?/可喜的是我心会飞,/追到天涯,追到海角!/隔不断的是亲情,/留下的是难忘的眼神。/从此后,故乡的月,天涯的月,/两地同仰首,/思念情永恒。/

远行者,千里万里,/思念时,睡里梦里。/千古总此理,/何必多伤情?/从此后,盼的是喜讯频传,/望的是,雁书行行。/好儿女自应志在四方,/争祖国的光,/附民族的魂,/方不负父母哺育的热血一身。/争做一个光彩的炎黄子孙,/去树一个大写的龙的传人。/

成业此时写好这篇“送别”后,又复读了一遍,才将它放进抽屉中。他独坐在闷热的楼上,一时间,难以将起伏着的心潮平息下来。他呆呆地看着小窗外,天际边上的白云,向着更远处飞去,飞去……

二零十四年十月一日,剡溪耕夫:屠乙初,毕稿於沪上。

后记

自从开始执起笔杆子,写这部《红尘一吻》以来,寒暑交替春秋往复,拖拖沓沓地一路写来,首尾算起已有六个年头,不知觉间就到了“古来稀”的年龄。其间得到许多读者朋友的关爱和支持,今天借这个平台,向关心我这部拙作的读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正由於你们的关爱和支持,一直鞭策着我,才使我有勇气完成这部拙作。在这里请让我再一次,向读者朋友们说一声:谢谢。

人一旦进入暮年,便会有一种:去日已多,来日苦短的感觉,也免不了会发出一声:逝者如斯乎的叹息。曾经有歌词唱道: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这夕阳当然是美好的,每个人都应珍惜自己,在这一段夕阳红时期的光阴。古代也曾经有人叹息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可见夕阳期间,真是无限的美好。它也是太阳离开大地前,最后的一片精彩。它是那样的绚烂夺目光华四射,使人们欣赏它赞美它留连它。但是,它毕竟短短地光辉了一阵后随即逝去,离开了这一片生机勃勃的大地。

再说人呢?每个人离开这个世界前,能够像夕阳那样地灿烂一下么?哪怕是一刻钟也好。答案并非令人满意,大多数碌碌无为的人们,就在忙忙碌碌中,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名不见经传,人不上表榜。但他们的一生却像水一样,进入空气就成了雾,飞上蓝天就变成云,聚在叶子上便成了露。这天地间的万物之中,它是无处不存在的。它的一点一滴,汇成了小溪大江和湖泊,最后成就了大海。也就是说: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作出了毕生的贡献,才组成了这个,多姿多彩无限美好的社会,我们理应赞美他们讴歌他们。可惜的是:我心虽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够望洋兴叹罢了。

中华民族从古以来,崇尚孝道懂得感恩两字。这两字也时时萦结在我的心中,故乡情哺育恩每难忘怀。

我有幸出生在风光秀丽的剡溪江畔,剡溪的美妙风光,曾经使多少历代的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来此欣赏浏览。甚至有乐而忘返,定居终老於此的。这一溪碧绿澄清的水,滋润着两岸的土地,也同时滋养着两岸的人民。这里有山有水有田有地,物产众多而丰富,堪称鱼米之乡。我有赖生於斯长於斯劳作於斯,亦为此而感到自得和自豪。

如今垂垂老矣!自知来日无多。在以后这余年里,我想竭尽最后的一点力,来揄扬我的故乡,以表达我这颗感恩的心和不了的情。

我常扪心自问:在以后的日子里,做一些什么呢?我再能做些什么呢?正如有的人所说那样:夜里想想千条路,早晨起来原条路。不用花什么心思去多想了,仍旧是原条路:继续将这笔杆子握下去吧。

不过,由於岁月不饶人,以后不准备写像《红尘一吻》这样的长篇了。不为别的原因,只是怕来日不多,在离世时留下残本,带着遗憾而去,这会使我死不瞑目的。因此,作出了一个比较明智的决定:以后将避长就短地,写一些散文随笔之类的短文。这样,兴之所至有感即写,亦也随手可歇,何时归去任其自然,不至於有剩留残篇的遗憾。

散文及随笔类的短篇,我也是初次尝试,有待读者朋友评定和指点。下一册的书名已经拟定了,名为:宿露晨珠。或许,在这下一册书里,能让读者朋友看到另一种风景,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当然,这也就是我所期望和期待的事。我以一颗坦诚的心,愿与读者朋友共勉共励同喜同乐。

以上的这些话,可能有一点为自己做广告之嫌吧?不过,我这可是心怀真诚地,面对着读者朋友说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一笑。

剡溪耕夫:屠乙初二零十四年十月八日记於沪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