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四章浙江形势  明末小秀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虽然身位鲁王政权的话事军阀,但方国安与王之仁也不全是在钱塘江以南作威作福,事实上,两个角色联合马士英的部队屡次与杭州、湖州的鞑子作战,奈何战斗力低下、指挥混乱导致屡战屡败。

高斗枢带领江西兵马不光要赶到杭州城下与鞑子大军决战,还信誓旦旦三天之内破城,这令得方国安与王之仁没了脾气,想想人家一口气拿下铁打的襄阳城、不费吹灰之力夺取湖北省,只得乖乖应命行事。

要知道,湖州府与嘉兴府都还在鞑子的控制之下,一旦拿不下杭州城,他俩就是个没有地盘、一钱不值的空头总兵官。

高斗枢难道不怕把两人逼急了反水?

两人若是带领本部万余人马在绍兴、富阳一带驻守,高斗枢自然不敢如此托大,至少也得封个实在些的绍兴府、宁波府总兵官之类,再和颜悦色安抚一番,但是两个角色所部加起来有十六七万人马,高斗枢根本不怕他俩投降鞑子。

十六七万举着大明龙旗靠着抵抗鞑子入侵家乡的口号而聚拢起来的乌合之众,一旦方国安和王之仁反水投降满清,这群乌合之众顿时会作鸟兽散、一夜之间跑得干干净净,两角色能带领五千一万人马逃进杭州城那叫本事。

事情还没完,面对一二十万江西东进大军的攻势,两部人马十有八九还得被杭州守军敢出来充任炮灰打头炮。

试问,方国安和王之仁除了乖乖听令还有别的选择吗?

为了进攻杭州城东进大军在桐庐渡河,沿着富春江北岸向杭州府进发,当大军赶到富阳的时候,方国安和王之仁两部人马已经在钱塘江南岸摆下开战的阵势,另外张名振、张煌言主动率领舟山水师开进钱塘江口,从东面包围杭州城。

南北两个政权与民众谁都没有料到,竟然是光复朝的江西明军首先向满清狗鞑子开战。

此时鞑子在江南并没有多少兵力,主要靠投降的刘良佐部、高杰部以及黄得功部的降将镇守各地,另一降将刘泽清的人马则被派到徐州、山东南部一带驻防,多罗贝勒勒克德浑指挥的关外真鞑子和二鞑子少的可怜,应天府主要靠孔有德部将线国安的五千人马震慑诸降将。

由于江南的士绅乡民普遍抵触建奴,导致鞑子派驻各地的官员根本完不成预定的税收,有些即便收拾刚来了,也会被暗地里出没的义军劫持、焚毁。

没有足够的军粮供养大军,多铎和勒克德浑只得整编投降的原弘光朝四镇兵马、消减开支,此时杭州守将李成栋加上总兵官杨承祖,两部一共才编练了八千人马,算上闽浙总督张存仁的督标营,兵力加起来才一万出头。

杭州府本来还有孔有德部将张文焕的两千二鞑子战兵镇守,但湖北战败后应天府的压力一下子倍增,勒克德浑不得不把张文焕所部调去芜湖驻防。

李成栋和杨承祖部八千儿郎全部是高杰麾下的精锐,尽管人数不多但对付鲁王政权的乌合之众绰绰有余,常有千余骑军击溃两三万大军的战例,导致钱塘江以南的明军无法在北面站住脚跟,只能在乡野发动一些不痛不痒的骚扰战。

当多铎带领大军返回顺天府之后,李成栋见杭州府兵马太少用兵有些捉襟见肘于是与张存仁商议,在杭州、湖州招募了一万壮勇帮着守城,两部人马则负责野战打压明军以及剿灭义军。

张存仁原是祖大寿的部将,在大凌河跟着投降鞑子之后一直得到皇太极的重用,为后金征战屡建功勋,鞑子入关时张存仁跟随多铎作战、深得主帅看中,经多铎向多尔衮极力推荐,任命他为关键的闽浙总督。

张文焕被勒克德浑调去芜湖之后,倍感压力的张存仁令充任杭州府守军主将的李成栋再次募集了五千青壮,加强杭州地区的守卫力量。

只是这一万五千壮勇帮着守城还能派派用场、抵挡一阵,若是出城野战,三两下就会被敌军击溃,甚而搅乱自己的部署,他真正能依靠的还是标营三千二鞑子以及李成栋、杨承祖部八千儿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