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是莫景渊说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或者军旅生活里为数不多的有意思的事情,有时候是曲笙带着点克制的分享自己觉得很好吃的点心,然而莫景渊很配合的应答,表示下次想尝尝曲笙自己做的。
“那我可没有这么手巧,还得看那孩子,我觉得你是见过的,我很喜欢他。”
曲笙停了一下,似乎觉得这是个好时机,于是扭头看着莫景渊,“我不想他做个厨子,就算是读一点书,将来不能功成名就,也不至于在案板之间磋磨了光阴。”
曲笙有些怅然,“我觉得那孩子是个可造之材,想为他争取一二。”
接着就看莫景渊的意思了,其实云南是有设书院的,而且是官方的,只不过这些年科举不太兴,书院也不那么多人。这时候提起来,莫景渊自然是没什么同意的。
不过因此想到的其他牵连,便让他皱眉头,“王后觉得世袭好还是科举好?”
曲笙忍不住心里说这还是个明白事理的,不过这话不该他来问,他自己就不是世袭也不是科举,硬要说的话可能武举出身还过得去。
但是云南显然不是这样,也不论什么考试,除了军功之外,就是家世最大了,曲笙跟着莫景渊一起耳濡目染久了,也知道多年没有战事,就是家世决定了官职。
曲笙笑着,“我猜你也许是想改变一下现在的格局,但是眼前还有京城的事情,就算是不信任冯渊,此刻他也还是大将军,在云南多少能震得住场子。”
言外之意就是没必要这么快换。但是曲笙这一番话显然叫莫景渊受了些惊,“王后是如何?”
唔,曲笙觉得猜想法还不是最难的事情,最难的是想办法和制衡,不过曲笙心知这不是自己的事情,她能做的就是提供方案,剩下的就给眼前的人了,毕竟是真正上过战场的,也许魄力和决心比自己多出不少。
而且因为这话题一开始,曲笙到还真起了些改革的心思,自己就算只是来帮他开疆拓土的,也有心想涉猎朝政,“我自然就是这么想的,上次云帆的事情我已经很生气了,我不信你不知道。”
但对冯渊的不信任还因为莫景寒,他们二人的关系不是第一天开始了,但是曲笙不明白,为何在冯渊知道莫景寒的真实身份之后还是选择站在一起,真正的林枭已经在云南莫景渊门下了,每日的同朝为官,看见了不会觉得自己被莫景寒骗了吗?
再加上现在莫景寒在京城的位置和情况还不明显,曲笙自己都觉得冯渊留下,还是那么大的权利,实在是有些不安稳。但是莫景渊没很大的反应,曲笙来之前问过玉衡了,莫景渊甚至把相当一部分朝政都交给了冯渊,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可现在不是问这话的时候,曲笙心里掂量了一二,还是决定把神秘感保留一二。莫景渊也不追问,只是继续跟曲笙絮叨。曲笙难得看见他这么多话,全然不似在宫里缄默成习惯,乐得陪他一起说,而颇有一聊到天明的架势,却没有要停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