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可能发动攻击,不需再问,郝昭的军令明确。
陷阵军亲卫营在凝萃山的布置,采取了前轻后重。一线阵地,作战士卒千二百人,各处弓手八百,两处神射手高地。
此外,还有隐藏在山间的山地飞龙小队,他们也有狙击手。比起高地上的神射,山地飞龙狙击手更擅长的是,移动射击。
也许在射程和精度上,他们比起林骄白羽这样的神射手要稍逊一筹,但却没有对地形的要求,任何恶劣的环境,都可以适应。
激战到现在,主战士卒的伤亡,达到了将近四百,三分之一的战损,至少换取了青州营四倍的损失,郝昭绝对不会看错。
这个伤亡,还不包括樊稠率领的西凉铁骑!四比一的比例,几乎比得上当年的攻城战战损比了,很难想象这是步卒对战。
陷阵军的确强,天下第一不是虚名,但倘若换在平原之上,与青州营厮杀,恐怕最多也就是二比一的战损,邱泽实践过。
眼前打成四比一,工兵营设置阵地的作用便凸显出来。加上山地战,各种战术的优势,更强的弓兵辅助,才能打出如此战果。
居安思危,亦是一个将领必备,郝昭心中清楚,随着战局的进展,这个战损比,很难一直保持下去,敌军是会渐渐适应的。
不过,你可以适应,我也可以将这个适应的过程尽量拉长。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敌军不熟悉的种种战术,交替
出现。
郝昭是这么想的,才会将器械队的请战,向后推延。眼前的战局,还没到用他们的时候,一旦出手,务求要有最大的杀伤。
除此之外,他对器械队寄托的希望,不知如此,只是不敢想太好。
郝昭的心思,李通未必清楚,但对陷阵后续战术的出现,一定是有所准备的。和定边军作战,他们每一次都能拿出新东西。
每一次新战术战法的出现,则又要曹军,付出代价。至于这个代价到底有多大,战前谁也说不清楚,唯有实战可以检验。
具体到凝萃山一战,李通要做的是,尽早逼出郝昭的变化,这个变化出现的越早,对自己越有利,反之,伤亡会越来越大。
率军前来,他麾下有两营士卒,一万五千人,这个人数,完全就是为了针对定边军主力设置的,没有二比一的优势,很难相抗。
倘若按照眼前的节奏发展下去,恐怕还没等郝昭主动变化,青州营的战损,就要到他接受不了的地步,再有后续又如何?
有一点是超过李通和樊稠在战前的估计的,哪怕对面是陷阵,他们也没想到,利用精心设置的阵地,敌将能打出如此威力。
变化,是必须的,李通的双拳握紧,指节之处,已经有点发白。他当然清楚,战场上需要杀伐决断,可真那么容易做到吗?
变化,也必须承担风险,尤其是时机的把握,就在毫厘之间。
正想着,看着樊稠策
马而回,李通快步迎了上去。之前他就派出亲兵去请对方,此战,双方的配合,至关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