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章 就该这么玩  归来199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可能还有更多,因为很多厂长都有一些小金库。”科赫想起了几个厂长跟秦成孝喝酒时那幅“你懂得”的表情。

现在想起来,他逐渐明白这里面的含义了。

体外循环!

“你是说,那些厂长通过境外子公司运作,把美元留在了国外?”李颜茹想到了江奕曾经提过的某些罗沙国厂长“掏空企业”的操作思路。

前苏联一直实行“原材料低价+补贴工业制成品”的思路,金属冶炼厂对外出口就有极大的价格优势。很多厂长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然后低价收购本厂的金属,转手再卖到国际市场。中间的价差非常惊人。

“应该是,而且还不小。一旦他们自己的钱都能放心交给我们,这些就是最忠诚的投资者了。”科赫现在也是心潮澎湃。

奶奶的,这些路子很野,但是真的很管用。

下午的会议就和上午完全不同了。

这一次,李颜茹和科赫老老实实地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全盘介绍了出来。

财务主管们也很少问问题,或许他们也很少接触这些。毕竟他们面向的东方国家在金融方面也比较落后,发达国家的扶桑国资本市场也建立得很晚,而且非常封闭。

厂长们念稿子的行为也变得可爱无比,两个人竖着耳朵听、真心实意鼓掌,让厂长们都向他们弯腰行礼了。

只是看着己方主持人换了,两个人忽然觉得还真是觉得挺怀念秦经理。

其实下午的会议连个主持人都不需要,每个人都是按照既定的安排,按部就班地表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下午的交流很好啊,秦经理已经在华国酒店恭候了。”布林诺夫斯基快刀斩乱麻一般,就交代了下一步计划。

然后,大家就齐步向酒店进发了。

“李经理,他们都不怎么问问题的?”

“可能是大家觉得问题都被我们提前消灭了吧。”李颜茹也只能这么回答了。

她的疑问比科赫还强呢,可是她身后已经没人解答,只能自己给答案了。

但愿秦经理的思路是对的吧。

晚餐更加地热烈,直接从城里的欢乐场变成了华国农村的酒席一般,热闹非凡。

“秦经理,明年你可要多照顾我们了。今年你照耀不到的地方,日子都不好过。”厂长们直接杀过来了。

伊尔库茨克最不缺的就是木材厂,木材原料厂、木材水解厂、刨花板厂、木材综合加工厂等应有尽有。二十年后,单是华国人就开设了500多家木材加工厂。

秦成孝大手一挥:“在座的各位领导们,有的是兄弟们:咱们外交部门和华国税务、海关已经达成初步意向了,明年要试点以货易货贸易。明年大家就能出口更多木材、进口更多货物了。而且,明年的美元收入只会更多!”

即使重开以货易货贸易,还能够确保美元收入不降低,这表明秦成孝已经找到了更大的市场。

“乌拉”一声,十几位厂长们蜂拥而上,把秦成孝和翻译都挤得站不到一起去。

“刚才我好像有点儿没听懂。”科赫晕了。

李颜茹明白了:“秦经理已经加入罗沙国籍了,也就是说,他是你们国家的人。”

可恶的科赫,在几个小时前还在把自己和秦经理划等号。

“秦经理这个人很好的,”科赫早就扭转了想法,对秦成孝的看法有了很大改观,或许在这里还真的只能这么玩,“只是他的罗沙名字是什么?”

李颜茹问了一下翻译,结果真的让人倒了:“也是叫尼古拉斯?”

估计这两个人除了苏联领导人以外,就只听说过沙皇这个罗沙的名字。

好嘛,两个尼古拉斯竞争起来了。幸好两个人的姓不一样。

科赫更晕了:“他们到底是姓尼古拉斯,还是名字叫尼古拉斯?”

“他们分不清这些,你喝酒吧,晚上又不需要再开会。”李颜茹也讲不清了。

财务主管们终于想起来两位投资经理了。

一个家伙抡起明亮的大酒杯就过来了:“你们老板可真是厉害啊,香江、伦敦、瑞士和莫斯科都在布局。”

李颜茹吓坏了,赶紧推出科赫,自己在那里假装专心回答问题:“这些还不止,香江那边已经派了几个人去华国,目的就是在那里设立几个私募基金。东京那边也在筹备,只是还没找到比较适合的人。”

秦成孝也是第一次听说华国成立私募基金的事情,不由得暗暗想着江奕这个小家伙。以前踩过扶桑,现在又踩了英伦和义大利,难道你是要把八国联军轮流踩一遍才够?

“李经理,我们这边的股东都比较傻大粗,你们有没有能够保底的产品?要不然我怕也讲不清楚,他们也怕亏了本。”有个一看就不太专业的财务主管也过来了,丝毫不觉得自己不懂投资很丢人。

“如果是承诺保本的话,必须放满5年才行。而且以前是承诺15%保底,现在只能是10%了。”

“有15%?那我们也放5年呢?”财务主管眼睛都亮了,美利坚的一年期国债也才2%不到吧?

“今年最好的赚钱机会已经过去了。”

投资经理冷静客观、不容商量,财务主管只能求助老熟人:“秦经理,你看能不能给我们点儿优惠的?”

秦成孝可不懂投资这些事儿:“哈哈哈,你要是再晚点儿,明年再想加入,就只能承诺5%了。钱多了不就不方便不能闷声发大财了?”

“那行!”财务主管发了狠心的样子。

“他这样说话算数吗?”李颜茹拿到了投资意向,却更患得患失了。

科赫已经不敢去评判这些人了。

这里处处透着一股不一样的感觉,或许这里有这里的规则吧。

与莫斯科那里不一样的规则体系。

“凡是低于1千万美元的就先别参加了,免得麻烦。再养一养。小奕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采购计划。”两场酒下来,秦成孝喝得有点儿高了。

几个厂长马上高声迎合着:“对呀,还不够麻烦事儿的,尼古拉斯哪儿有这闲工夫?”

“小奕?”科赫被翻译给打败了。

李颜茹微微一笑:“就是我们的江老板。”

“这个秦经理,他···他是江老板的叔叔?”听起来不是一个姓啊。

“没有血缘关系的那种,但是看起来关系很不错。”

李颜茹是了解江奕比较多的一个,现在不由得她不动容。

要是这么玩下去,恐怕远东这边的资金流入、流出有很大一部分就会跟他相关。

这个远东姓秦的尼古拉斯加上罗沙欧洲部分的那个姓江的尼古拉斯,如果加起来就对苏联的产业插足很深了,有了超强的实力。

如果来一次经济危机,市场面临急剧收缩,很多企业可能朝不保夕。两个尼古拉斯却有着华国和其他国家大市场的支撑,加上迅速扩大的资金支持,可以挤占不合作企业的市场份额。

再来一次危机,那些不愿意跟两个尼古拉斯合作的企业岂不是要被收编了?

李颜茹不敢想下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