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崭露头角  战朱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祖父和大伯时期一共囤田百万亩,这难道还不够吗?还要囤?”穆展抢先开口。

“呃……”回事的属官一阵语噎。

穆俨澹澹地撇了穆展一眼,又撇了旁边的黔国公一眼。

黔国公被他这目光一扫,顿时觉得这目光里好像带点嘲讽?嘲讽什么?往两个儿子身上各扫了一眼,若有所思。

穆昂扶了扶额,但他没说话。

穆昂的嫡子穆俊看了一眼穆俨,也没有说话。他的大哥穆僖刚想开口附和穆展的话,却被亲爹穆昂冷冷扫过来一眼,吓得又把话吞了回去。

回事的属官硬着头皮回禀道:“禀大公子,朝廷已拖欠两年军费,云南各地驻军有三十万之多,就算囤田百万亩,一人合下来不过三亩,即便按顶格良田亩产三石算,还不够普通士兵一年的军晌支出。三十万人每天还要吃喝,还有军马吃喝,及军中各处开支……军中已数年未淘换新的武器了。”

这次平乱要不是世子领兵,做战之勇,又应承会解决大家的军晌,只怕军心涣散,这次的仗要打到何时都没人知道。

往上座的穆俨看去,对这个世子忽然寄予了许多希翼。

穆展估计也是觉得方才自己问的有些蠢了,脸上烧了烧。但又不甘心让人看笑话,看向穆俨,“不知世子有何良策?”

底下的人一听,目光纷纷投向穆俨。

穆俨却连看都不看穆展一眼,只对回事的属官说道:“老侯爷和先侯爷在时,定的策略是‘三戍七囤,且戍且囤’,何来的要不要继续囤?”

“是,老侯爷和先侯爷确实是如此制定的军策,只是……”属官看了穆成一眼。

穆成开口,“是我命各卫所停止囤田的。一是先前囤田数量足够,为避免其他地方守边将领,向朝廷举报我滇地囤田数量过多,二是咱们跟其他地方还不一样,滇地土司各自为政,若是囤田过多,恐会遭至反弹。”

云南被本朝收入版图不过短短几十年,地方土司各自为营,各有势力。

朝廷虽派文官过来制理,但各地土司并不买布政使的账,常年因世仇、争地,或是各种原因纷争不断,还时有叛乱,这都要靠穆府在中间进行辖治和平衡。

其他边防重镇,军政自然归军队统辖,文官掌地方民政,只有云南这个地方特殊,由穆府掌一省军政民生。

但穆府权力过大,又引起朝廷忌惮,时有打压。连年拖欠军费。穆府为稳军心,几乎都是自垫军费,但这个度并不好把握。

说白了,朝廷怕穆府坐大,穆府也怕失了云南。

“是,当初决定不再继续囤田,也是各方审慎考虑过的。”穆昂点头附和。

穆俨道:“此一时彼一时。原先国库银子充盈,如今要迁都,营建北平城,朝廷各项开支颇巨,只怕顾不上云南了,即便先前致信京城,要求兵部下拨拖欠军费,只怕也多有不足。再者,‘三戍七屯,且戍且囤’这个军策是得到太祖支持的。至于各地土司,朝廷还保有他们的世袭地位,已是优厚,还想跟朝廷争地不成?”

呃……

众人细细一琢磨,觉得世子所言甚是啊。

整个云南都是朝廷的,将士们不都是奉朝廷的命在此守边吗?难道要让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还要看他们各地土司的脸色?

底下一众属官幕僚看向穆俨的目光偷偷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