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心理暗示  东篱把酒黄昏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因实在吃得太撑,姜久盈根本一点困意也无,打发了桔梗去休息,忍冬也在外间铺好了榻守夜,她才缩回床上,回想着那本日记。

那个未曾蒙面的老乡涉猎广泛,是真的什么都会一点,如果给她换个身份,当个公主郡主之类,绝对是能带起一片腥风血雨的人物。

这其中,就有一段关于催眠的记载。这一页,从磨损程度上能看出,也是被薛绍重点照顾过的。

还真的是催眠啊~虽然是最基础的催眠术,在这个时代却也颇为有效了。姜久盈没想到自己的怀疑居然得到了证实。

薛铭的反常太奇怪了。明明是父母亲生的孩子,在被宠溺爱护的情况下,却当自己是野种,如果没有外界诱因,记忆是不会出现这么严重偏差的。

催眠其实说白了,没有那么神,越是心智不坚的人,越容易受到蛊惑,很不幸,从她对薛铭的一点了解来看,他的确可以算是心智不坚。

与其说薛绍是对他进行了催眠,倒不如说是心理暗示更科学一点,通过反复的、点滴渗入的心理暗示,强调他不是亲生的结果。

久而久之,薛铭的大脑接收到这些暗示,便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它会联系原有记忆,为这些暗示找一个还算合理的解释,两者结合,就变成了虚假的记忆。

最奇妙的是,他本人不会觉得哪里不合理,就好像本来事实就该如此。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某一天某个人,在工作场合,路上,家里,在不相干的对话里反复听到人提及绿色,这些对话不必须一定是与他进行的,提及到的事物很可能并不相关。

那么这一天这个人很可能会买回家里绿色的菜、绿色的布,换衣时会下意识地选择绿色。

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且还未非刻意。

最让姜久盈头疼的是,薛铭杀人的行为与薛绍无关,无论他做了什么,都没有任何证据(一本别人都不认识的日记算不得什么证据。)。

也就是说,以现有的法律,不足以制裁他。

没了薛家嫡子,他这个聪明且有功名在身的庶子,恐怕会成为最后的既得利益者。

一个月后,提刑司的复核结果出来,薛铭判了绞监候,三两斩立决。

听姜文远私下说,是薛家使了大力气,倾家荡产,送了银子上去,才换来这么个绞监候。

秋后会不会处决,便在两可之间。姜久盈为那四条人命不值,却也知道此事姜文远没有决定权。

之前的李二牛被处斩,而薛铭还有一线生机,法律这玩意,其实是个任人打扮的小表砸~

这其中还有个插曲,在三两被斩首示众之前,区氏使了银钱带了饭菜去看他,告诉他她父亲回绝了屠夫家的提亲,给她选了个做小买卖的人家,家境还算过得去,人也不错。

三两笑着祝福她,没有半丝怨怼。他早就知道会有今日,又闻喜欢的人会有个不错的未来,没什么遗憾了。

行刑当天,董老六也去了现场,但之后安庆府便再也没人看到过他。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