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谆谆教诲  东篱把酒黄昏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姜文远在家一共休息了一天,便去了吏部清吏司办履职手续。他是升迁,又会做人(偷偷塞了银票过去),因此办得很快,不过两个时辰,便归家来了。

“父亲,儿子此番迁了刑部淮南清吏司朗中,从五品上!”因惦记着三儿子述职,姜楚今儿从工部点了卯就摸鱼回来了,反正工部就是个清闲衙门,忙的又不是他,在与不在,差别不大。

听闻儿子现在与自己一样,都是从五品的官职了,姜楚不禁摸着胡子,老怀大慰。

看看,我们姜家人人为官,下一代正在茁壮成长,家族复兴指日可待,此时当浮一大白啊!姜楚没有别的不良嗜好,唯独喜爱这杯中物,要不是此时日上中天,还未到下衙时辰,说什么也得先喝了再说。

“好好好,我儿而立之年,跨过五六品之间的阻碍,以后的成就必定比为父大得多!”姜楚好不容易颤颤巍巍到从五品,也不过才三年有余,还是个没什么前途的工部郎中。

“为父在京多年,见得多了今日如日中天,过后满门抄斩的事。”姜楚高兴过后,开始告诫儿子,京官的生存之道。

“为官最重要的,便是守住本心,不贪,不义之财绝不能收,不党,党争历来都是官家最忌讳之事。”

“刑部这个地方,机遇与凶险并存。于品宣于尚书是个坚定的保皇派,这么重要的位置上不放个自己人,官家心里都不会踏实。”

“所以刑部相比户部与吏部,风气要清正得多,多是些有真才实干,在刑名方面是把好手的人物。你进去后需得虚心学习,戒骄戒躁。”

“儿子省得。”如第一次自己赴外任一般,父亲放心不下,反复交代了许多为官之道,此番自己回京任职,父亲依然放心不下。

姜文远有些感慨,无论多大岁数,只要父母还在,人生尚有归处,他们依然当你是不懂事的孩子般关怀呵护,当下恭敬应喏,一点也不觉得父亲说得太多,很是聒噪。

姜文远第二天去刑部报道,开始了京官生涯。

不久后,姜承轩也入了国子监,开心地去他的知识海洋遨游了,剩下姜承辅整日跟在五叔屁股后面,俨然一条小尾巴。

可怜姜久盈一个每日都能待在院子里不出门的宅女,此时被母亲拖着,参加各种宴席。

她知道,母亲这么积极地在京城对应的官宦女眷圈子里露面,一来是为了重返京城交际圈,二来嘛,则是想给三个孩子相看相看。

姜家几个比姜承轩大的,要么已经娶妻生子,要么业已定亲,只等成亲,只有他们三房的三个孩子都没有着落,宁氏不急才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