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克小心翼翼地使用镊子将钢丝从枕骨上打好的两个孔里穿出来,在外面绕了一个结。他又拿出两股钛合金钢缆放在一起绞成两股。按照他自己的指力其实这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但未免引起怀疑,他还是使用了工具。
传统的钢丝固定必须再结合外物,比如骨板。目的是像防止小树长歪那样,将椎体和外物绑在一起,用的方法是在双方的身上打洞然后用类似缝纽扣的方法系牢。
但这样做不但有术后复发的问题,骨板也有可能会影响到血管和神经。
而谢克的方法则完全舍弃了骨板,只用钢丝和钢缆。
他把用两股钢缆组成的绞合粗缆弯成一个u型,并把u型闭合的那头掰出一个像椅背一样的小小的圆弧,然后倒置在枕骨后面。
这样看上去就像一个钢缆的枕头,撑住了头颅。
把从枕骨的两个孔里穿出来的钢丝紧紧地系在绞合粗缆上,其他部分也分别与下面的椎体节突上打孔穿出来的钢丝系紧。
这样就轻而易举地把枕颈融合完成了。
由于提供支撑的是绞合粗缆,所以钟梁全的寰枕关节不但能被固定好,还能适量的活动,这要比置入螺钉之后不能动好得太多。
而头部的后仰所需要的力道又不会致使粗缆断裂或失去弹性。
粗缆和椎体绑在一起所需要的空间有限,又不会挤压到周围组织。
这种方法简直太赞了!
但是它的难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如何根据枕骨的宽度、脊柱的压力载荷,去弯出那个u型闭合处的弧度。
枕骨的宽度还能够根据术前的ct来测算,可是脊柱的张力和载荷分布要如何计算?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朱明和王磊此时都怀疑,那个粗缆的u型靠枕处,虽然看起来不错,可是真的那么适合吗?
这是无法用肉眼看出来的,必须等钟梁全醒了之后自己感觉才能说明手术是否成功。
朱明和王磊所想的没有错,力学的设计在这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般根本无法测算出*的数据。就是模型都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得出结果呢,就如当初谢克做的骨水泥实验那样。
谢克当然也不是根据测算得出的结果,是他的手指在帮忙。
他时常会感到他的指尖里好像拥有一个小型的“大脑”一样,能做很多普通大脑不能做的事。
像上次的头皮夹就是这样得到启发的。
而这次的u型枕缆也同样如此。差别只在于上次是术中突然发现的,而这次则是术前就做好准备而来的。
最难的枕颈融合做完以后,c1和c2,即寰椎和枢椎的融合就相对简单了不少。
不过谢克用的方法也依然令旁人感到非常意外。
一般的做法是,选取骨块架在c1和c2之间,然后用钢丝绑住。这样的绑法多少会有脱离位置的危险。
然而谢克却在众目睽睽之下修剪了骨块,只见他用咬骨钳刷刷两下就将骨块咬出了一个特殊的形状,有点像立体拼图中的一块。
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骨块下面那个凹槽正好能卡在c2的棘突上。再仔细看的话,又会发现它横向的部分正好能嵌进c1与c2之间。无论是纵向的x轴还是水平左右向的y轴,或者水平前后向的z轴,在加进了这个骨块之后,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结构!
再结合钢丝绕过c1和c2的棘突,就完成了这个固定。
这个固定相当的稳固,即使还对前面的u型缆枕还不太放心的朱明也赞许地悄悄点头。
至此,手术基本完成,而时间仅仅过去半小时。
即使还不知道那个u型缆枕的效果究竟如何,单这用时就足以让大家钦佩了。
术后,谢克回到办公室休息。
而同一楼层的主任办公室里,蔡天桥开始回放手术录像。
当看到谢克游离肌肉的手法之后,蔡天桥紧紧皱起了眉头,他伸开自己双手的十指,在空中活动了一下,这种事情真能做到吗?
蔡天桥在看谢克给佟文杰做手术的时候,已经对谢克的夸张技法有了些了解,可那仅限于用刀。而这种游离和梳理肌肉的手法,简直突破了他所知晓和理解的极限。
谢克这个人……蔡天桥揉揉额角,双眼缓缓合上,掩去了那挣扎和犹豫的神色。
再睁开时,已是一片止水般的平静和坚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