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九章 征梁山 三  我的岳父是宋徽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梁山自从岸上被偷袭,5虎第1大将孙安1战及废,这让这些没经历过护国军之威,后上梁山的诸贼有了1丝的畏惧,也不敢再叫嚣阵斩杨志这些不切实际的鬼话了,知晓护国军恐怖战力的吴用等人自然也不敢再造次,派人于岸上应战。

只得先利用地势在梁山露头的小岛布防。

5月的梁山,还未到汛期,8百里的水泊有些名不符实了。

梁山水泊之所以浩渺无堆,深浅难测。历史上宋江等1百08名好汉,正是在此凭山居水,扯旗造反,演出了流传千古的水浒故事。但是现在再到山东梁山看看,“8百里梁山泊”已不存在,这1大片水域哪里去了?

梁山,总共7脉十1峰,主峰在梁山县城南的5里处,山高1百9十7点9米,占地面积3点5平方公里。梁山南面有1片水域,名“大野泽”,秦汉时称为“巨野泽”,至唐代又改为“大野泽”,南北3百里,东西百余里”,可见其泽面水域十分广大。梁山水泊的形成伴随着大宋百姓的血泪,因为梁山水泊的形成,首功要推黄河,后晋石重贵开运初年(944年),黄河在滑州(今河南滑县)决口,导致今天的河南开封、山东菏泽、单县、河南溪阳、山东郸城5州1片汪洋,黄河泛滥的大水在梁山周围形成湖泊,与南旺湖、蜀山湖连在1起,形成有名的“梁山泊”,弥漫数百里地,水域很是壮观。

宋真宗天禧3年(1019年),黄河在滑州再次决口,又1次灌满梁山泊,使其水势更大。黄河两次大决口,是梁山泊形成的根本原因。又过了5十8年,即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7月,黄河在河南滨阳再次决口,并迫使河道南徒,梁山泊成为黄河必经之地,水势旺盛,横无际涯,时人有“梁山泊8百里水”之说,规模十分浩大。

曹晟和白策等眺望这什么壮观的浩瀚之水泊,讲解了这水泊的形成。

“少主,这水泊梁山要如何治理呢?”杨志问道。

“沧海桑田,河徒水迁。让黄河改道,比如南徒,让黄河夺淮入海,梁山泊自然水退,到时这里将是百里良田所在,可屯田。”白策道。

“子句治水也有涉及?”曹晟惊奇的说道,这白策好像很多都有涉猎。

“不精通,不过这黄河的治理,大宋知道的并不少,只是这黄河治理费时费力,要国家长期支持,这1步不到就会前功尽弃,而且常常成为为他人背锅的角色,所以没有人肯干而已。”白策解释的道。

“原来如此!”曹晟摸着光秃秃的下巴,若有所思。

——

梁山主峰附近,1处水寨建在水泊中央,依靠着1座很小的小岛,江面上停着2十几艘木船,此处地方隐秘,周围的河流9拐十8弯,而且水流过急,旁人难以到达。

水寨之中,江面之上的1座木屋,1个小火盆在燃烧,屋内不是很冷,柴进裹着1件锦袍,长发盘髻,腰佩玉带,安然的坐在虎背熊腰的孙安面前。

孙安大败,柴大官人是很焦急的,但是同时也很沮丧,这手下第1大将的战力不如他预计的好,让他对自己的梦想和抱负有了很大的担忧。

“公孙先生,看来现在的形势不妙,我们的实力太过薄弱,唉,进上山太早了。”柴进自怨自艾道。

“无量天尊,大官人,这世事多变,有时不是我等凡人所能改变,终究是时也命也,不过孙将军到底是逃出生天,还带回方腊大将南离大将军石宝,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公孙老道稽首道。

柴进点点头,他自然知道1个大将的重要性。

“公孙先生,这吴用现在是什么态度?李应、秦明等将有没可能拉过来?”柴进道。

公孙胜道:“大官人,这李应已是投靠我们,然吴用和秦明皆有被招安之心,这其中缘由大官人也是明白12,不用贫道述说,其他有1小半受大官人之恩,自然无碍,只是梁山旧部也是依然强大,不分化完成,必遭反噬!”

“进自然知晓,”柴进道,这吴用几次被护国军打成全军覆没,事实上他1介教书先生而已,这1类人脑子没有那么1根筋,很是活络,所以产生诏安心里也是不稀奇。

而秦明更不要说了,宋江的铁杆,其妻兄花荣又是辅国大将军曹晟心腹,心向宋江接受招安也是当然,其他的梁山旧部,比如阮氏3兄弟,张顺兄弟,刘唐等皆是江湖草莽,可争取,然而像李俊等却是情况不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