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韩建议诺兰拍主旋律!
“啧啧啧,果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上面重拳打击天价片酬的强制措施才出台3天,下面的应对策略就来了。
你不让我拿高片酬,我不拿就是了,但像什么艺术总监、项目策划、表演指导、副导演、监制、礼仪顾问、选角指导……
这么多岗位的工作,你不能让我给剧组打白工不是么?这一来不是演员岗,涉及不到演员艺人的天价片酬问题;二来,我一个人和我的工作室身兼这么多岗位工作,你不让影视公司给我报酬那可是严重违反劳动法的!”
韩佳女绘声绘色地跟刘艺菲吐槽着国内那边,圈里这两天的“急智”和“小聪明”。
听说不少一线明星已经在小范围内达成了默契和共识,会这样跟影视公司进行交涉谈判;
毕竟目前来说一线确实代表着市场保障,所以自然有底气跟制片公司谈条件。
“艺菲,你听听,咱们这个行业里还真踏马是人才济济呢,不佩服不行啊。”
“又说脏话,把那两个字去掉!”刘艺菲没好气的白了一眼,颇为嫌弃道。
“唉,都怪我爸。他以前经常骂人,我都耳濡目染、近墨者黑这么多年了,真的没法彻底改掉呀。”
得,小韩同学一瞬间就变成苦瓜脸了。老韩总是说她不淑女,但他也不想想,根本原因在谁?
“你们俩别在这儿闲聊了,走,去外面迎一迎诺兰导演和杰西卡。”
看着坐在阳台的藤椅上吹着海风、欣赏着海景、喝着咖啡的刘艺菲和韩佳女,林楠无奈打搅道。
“杰西卡到了?”刘艺菲闻言,立刻站起了身。
“哦豁,我去找诺兰导演要张合影。”韩佳女跃跃欲试地说道。
“他们半个小时前刚刚下船上岛,这会儿已经快到这边了,走吧。”林楠向门口方向歪了歪脑袋,随即率先出了门。
作为国际知名的顶级科幻片大导演,果然,诺兰自登上利多岛露面后,就被这几天已经赶到威尼斯电影节的不少媒体给围上了。
一大帮记者们簇拥着诺兰、杰西卡两人以及他们的随行工作人员,就那样径直朝着酒店方向移动。
“对,《信条》的剧本已经完成了。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闭幕之后,我就会开始筹备演员的试镜工作;
今年并不会开机,我还想好好再休息几个月。计划在明年4月到6月份期间,正式开始拍摄……”
站在酒店门口,看着远远挪动过来的一大堆人,林楠依稀听到了诺兰接受采访的声音,他的精神头显得很足,声音爽朗有力。
“林、crystal!”还是杰西卡眼尖,挥着手喊道。
“嗨~~”刘艺菲亦是笑嘻嘻地招了招手。
不多时,一群媒体记者就被酒店的安保人员挡在了外面,诺兰一行人可算是解脱了。
刘艺菲在给杰西卡和韩佳女两人互相介绍着彼此,而林楠则和诺兰在拥抱之后聊了起来。
“抱歉,林,水晶影业的事情我帮不上忙。”得,诺兰这情商真是让林大导演无语,一上来就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些扫兴的事情咱们就不提了。先休整两天,等他们都到齐后,接下来就是一场大仗了。”
“哈哈,林,说起来我还得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我不可能成为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
你知道的,这些a类电影节总是很不待见纯商业片,尤其是我这种以科幻片著名的导演。
甚至我最近都在考虑,我是不是也该转型了,去拍现实题材或者传记电影?毕竟这些题材的电影会更容易得奖一些。”
“那你得先把《信条》这部科幻片做完,之后再考虑冲奖的事情。”听到这话,林楠当即打趣了起来。
诚然,诺兰对于奖项的焦虑,从很早之前就有了。尤其是这几年,越来越渴望和迫切。
但也能理解,毕竟哪个大导演不渴望奖项呢?有了奖项后就渴望票房,有了票房后又渴望奖项。文艺工作者和艺术家,终究是要有荣誉,要有“名望”的。
“嗯,确实。”
诺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待林楠再说什么,就听他自顾自地呢喃决定道:“好,等《信条》完成后,我就开始尝试……转型冲奖!”
得,林楠直接无语,这跟当初莱昂纳多的症状一模一样。
“诺兰导演,那我建议你拍主旋律电影。你知道什么是主旋律题材吗?这种题材囊括范围很大的,就是正面的、调子很高的、能笼络聚集起很多人情绪共鸣的……反正就是很容易得奖。我相信无论在哪里,主旋律电影都会很容易得奖……”
这时候,韩佳女突然插了一句,语气中透着无与伦比的信誓旦旦。
……
敦煌,《一秒钟》剧组。
随着张大导演一声“咔”,这部现实题材电影就算是彻底杀青了。
从开机到结束,满打满算一共用时40天整。
而纵观张一谋执电影导筒数十年来的履历,这部《一秒钟》毋庸置疑绝对是他迄今为止拍摄时长最短的电影。
而剧组所有演员,其实心里都对这次的拍摄体验有些“嘀咕”。因为张大导演对演员的调教和要求,貌似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较真和严苛啊?
只有张沫最清楚,自家亲爹的态度确实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在上一部电影《影》的时候,他还是那么用心的教关晓潼如何找角度、如何拍出烟雨竹林中的美感……
可到了这部《一秒钟》,他就明显没有那么尽心了。如果说以前对每部电影都投入了十分的精力和心力,那现在最多就只有七八分。
也许以后会越来越追求效率而不是质量,一两个月拍一部电影的频率会越来越高吧?且这所谓的一两个月时间,甚至可能还包含了停工跑通告的时间在内。
“爸?”张沫将矿泉水递给了张一谋。
后者接过水的同时,也一并吩咐道:“让后勤团队慢慢收拾吧,我们提前出发先回首都。通知《影》剧组,都准备准备,可以启程威尼斯了。”
“好的。”
“张绎。”张一谋招了招手。
“张导?”张绎觍着一张笑脸,迎了过来。在敦煌待了一个来月,原本就长得不咋样的他,此时更显沧桑了。当然,这张脸也更搞笑了。
“这应该是咱们第一次合作。”
“对,没错。我是很希望能多跟张导您合作的,您可比林导照顾我得多。我在他手里就没演过男一号,甚至都没演过几回他的电影……”
面对张绎毫不掩饰的“捧高踩低”,连张一谋一时间都有点忍俊不禁了。
“合作的很好,后面我还会找你的。”
“哎呀,那我可真是受宠若惊了。张导您放心,您随时打电话,我随时都有档期……就是有林导的戏,我也给他推了。”
还别说,一副嘻皮笑脸模样的张绎,让整个剧组都乐了起来。
张一谋之所以这么明确的给张绎承诺,不只是因为后者的演技,最重要的还是票房号召力的问题。
如今华语电影圈中有稳定的票房号召力的演员真的不多,其中各方面都很全面、戏路宽广的演员更是凤毛麟角,而张绎无疑就是这凤毛麟角中的一个。
能跟他半斤八两的,业内也就只有一个王保强了。像什么沈藤、吴亰之类的演员都太吃电影题材,已经定死在了喜剧和主旋律上。
而他之后的所有电影都会是商业片,所以张绎自然是最好的选择。长期合作,未尝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