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2章 君子之国也!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世人大多好虚贬实,口盛之人天纵,实干之辈落尘,洛谌紧握手掌,心中盘桓着往后之事。

一族迁徙乃是大事,这与流放不同,千头万绪,第一件事便是要将不愿意迁徙之人全部遣散,毕竟在昭城中,不仅仅生活着洛氏的族人,在不了解洛氏底蕴的情况下,前往那冰雪漫天的苦寒之地,正常人都不会愿意。

数月前昭公召集众人宣布封闭昭城,前些时日洛氏在外诸脉都齐聚昭城,据说数十上百人在洛宫中相聚,而后诸脉就神色焦急的匆匆离去,今日长公子又召集众人,不详的预感弥漫在每个人心中。

洛谌望着殿中众人,这里的人大多数都与洛氏相交很久很久,仅仅用世交都不能形容,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类似于曹氏和夏侯氏的关系。

他先是拱手作揖,而后带着淡淡哀伤的声音说道:“诸位叔伯、兄弟、子侄,今日请诸位来此,是要宣布一件大事。

数月前,父亲封闭昭城,诸脉齐聚后,洛氏观天象,昭城将化泽国,此为洛氏将衰之相,卜卦显示,洛氏将再兴于白山黑水之间,父亲决意家族北迁,诸嫡系子弟、支脉之主,俱服从其令,不出数年,洛氏便会全部迁走。

诸位族中若有愿随洛氏迁徙的族人,俱留下名帖,洛氏绝不遗漏一人,若有不愿者,洛氏亦任由自便。

如今汉室已亡,便是项王后裔如今亦可出世,诸位族人中,有慨然大志者,可入诸国,白山黑水,苦寒无比,这是洛氏的选择,却不是诸位的选择。”

洛氏北迁!

迁往寒冬时大雪漫天的白山黑水之间!

洛谌的话宛如重锤直接砸在所有人头上,头晕目眩,嗡嗡作响,活了数十年,从来没见过族群自我流放的,白山黑水,燕国由此而出,燕国先祖流三十万人,存活不足十万,攻下幽州和冀北后,立刻抛弃龙兴之地,举族南下,现在洛氏竟然要去。

白山黑水有多远?

从昭城出发到北境,有三千里之遥,如果不能理解的话,这个距离相当于昭城到岭南。

“长公子,为何啊?!”

此事匪夷所思到让人完全不明白的地步,就算是昭城将要化作泽国,又何苦要迁往辽东呢?

这世上任一国家,都会欣然接受洛氏,甚至为洛氏划土,只为洛氏的青睐,难道仅仅因为那卜卦的卦象?

洛氏何时会相信卦象了?

众人回忆着数月前那一场要封闭昭城的会议,大祭司敲击着神杖说那是素王的旨意,如今这难道同样是素王的旨意吗?

洛谌没想到他们竟然能够想到,这也没什么值得隐瞒的于是点点头道:“亦有素王旨意之因,素王传下一道神谕,家族若是生活在辽东将会更容易去做。”

果然如此,众人皆恍然大悟,对洛氏而言,素王的言语就是圣旨,只需要遵从即可,哪怕刀山火海,亦甘之如饴。

而后洛谌便见到有一老者匍匐在地上,一叩首后朗声道:“长公子,臣率主支愿附洛氏尾翼,同迁辽东,至于别支次脉,亦会同他们讲清楚,但长公子可能多虑,我等在昭城受数百年大道,皆以素王为天,既有旨意,区区艰难险阻,如何会避开?”

洛谌眼见又有数人出席要叩首,立刻急声道:“诸位还请慢,迁往辽东有惊天大难,这是洛氏之敌,与诸家无关,若是因此而使诸家凋零,洛氏实在是惭愧。”

那老者闻言更是朗声笑起来道:“长公子,《史记·洛世家》中有一句言语——‘公室千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愿从君!’

我族受洛氏恩养两百七十年,该是报恩之时。

长公子说那是洛氏之敌,臣曾外祖父便是洛氏嫡子,臣可算洛氏吗?

臣曾闻末年齐愍王自焚前言,不堕素王之血,不堕太公之威,臣亦如此,若洛氏真有大敌,臣今日改氏洛,为洛氏挡灾拦劫,祖宗想必不会怪罪。

愿随洛氏同迁辽东,以洛氏为族、为父、为母,亲而信,心同功,死不旋踵。”

言罢又是重重一叩首,数十人皆出席,如同潮水般跪下,齐齐叩首,这副场面震撼至极,敲击在洛谌心中,甚至胜过那洛宫中的钟声。

这一叩,那风雪月养尊处优的生活再不见。

这一叩,自此族人生死便不操持于手中。

这一叩,此生都不知能不能再回返中原,不知是否能再见祖先神位,在坟前拜祭。

但他们依旧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跟随洛氏。

因为对素王上皇的信仰,从年幼时就由父母带着颂唱那些圣曲,学习那些诗歌,已经根深蒂固。

因为对洛氏大恩的报答,生活在昭城中,心灵纯净,不理会那些纷纷扰扰,造就了这样的心境。

洛谌跪坐着的身子在微微颤抖,他缓缓倾倒,匍匐在宫殿中,“君等所愿,不敢辞也!”

————

有客经昭国,叹然曰:“昭人有三,一曰素王天,一曰洛氏恩,一曰谨守德,真君子之国也。”——《世说新语·德行》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