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20世纪后,新兴国家的扩张已经变得困难起来,此时的地球已经不想是之前那样辽阔了,几乎所有的土地都被宣布有主。
如果想要扩张就必须把握住每1个机会,并尽可能的谨慎行动,否则1切都可能前功尽弃。
在波斯湾这个区域,英国是传统的强国,虽然因为战争的原因他们的势力衰退的很严重,但是相比中国他们依旧是个庞然大物,
战争总有结束的那1天,如果在战争结束前不能够逼着英国人承认中国对这些地区的特殊权益,那么英国人很有可能在战争后使用手段将中国势力排挤出去。
他们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能够很轻易的办到这1点,所以即便在这场交易中英国人是个外人,但是他们依然很重要,中国需要英国在国际上承认对巴林等地区的合法权益。
为此,中国是可以做出1些让步的,因为这些让步实际上中国并不吃亏,英国要求的是价格不要过高,这1点仅从经济角度考虑也是符合中国利益的。
所以即便唐绍仪发火,中国暂停和英国商谈那些战备仓库的出售事宜,最终两国还是要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谈判的,而这些姿态这主要是展现中国的态度,告诉英国人中国的底线。
最终,中英双方还是就巴林等1系列的英国前波斯湾保护国和租借地进行了谈判,而因为英国对物资的渴求,英国主动放宽了条件,
他们不在坚持对这些物资进行监督,但是总量必须要限制,奥斯曼帝国要求的50万吨物资英国不接受,其实这个数字中国也不能接受,因为奥斯曼在其中提出了要有近百吨精炼过的钨等稀有金属。
要知道在和德国交易殖民地的时候,面积更大,对中国更重要的德属新几内亚中国也不过付出了两千吨的粮食和1千5百吨钨精矿就拿了下来。
钨矿石可是世界紧缺又必不可少的资源,以战前中国民元和英镑的汇率,这1批钨矿可价值数百万英镑,顶得上两艘超无畏舰的价格。
也只有德属新几内亚这样重要且中国有把握牢牢控制的殖民地才能让中国1次拿出这么多。
巴林恶劣的战略环境让它根本不值这个价,奥斯曼想要买必须用黄金这样的硬通货或者美元来换,不过奥斯曼显然也是替背后的德国出头,因为能够对钨矿石进行加工并制成武器的国家也就那么几个。
所以在与英国的秘密谈判中,双方很快达成共识,将精钨矿给挪出了交易范畴,同时中国还答应英国将物资总量降至20万吨以下,同时中国保证不谋求波斯湾的领土。
作为交换,英国同意中国来指导巴林的军事政治和外交工作,对巴林及其附属海域群岛的资源有开采权,1切都按照英国之前强迫巴林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